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绮里村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绮里村隶属:轵城镇
区划代码:419001102211代码前6位:419001
长途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600
车牌号码:豫U行政级别:村

秦时,因秦始皇暴虐,商山四皓之一绮里季曾隐居于此,官府来此缉拿时,绮里季伪死假封墓冢。时人为纪念绮里季,便取其复姓“绮里”为村名。后历经战乱,遭洪水、地震灾害,数百年间荒无人烟。明初,先后有王、李、孟、马、刘等姓移民入住,形成村庄。由于时代变迁,村名“绮”传讹为“渠、柒、齐、骑”等字。清朝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村民立“汉贤绮里季故里碑”,始正名绮里村,延用至今。

绮里村位处轵城镇政府驻地东部5公里的半丘岭地带。东临207国道,西接赵村,南至移民路,北到获轵省道。9个居民组,500户,1830人,3000亩耕地。村中马、刘、樊、胡、李、孟、王、陈、郭、张、卫、许、赵、钱、郝、申、卞等17个姓氏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绮里村文化底蕴浓厚,自古以来,村人重视教育。清光绪30年(1904年),在古刹龙泉寺始建官立励行绮里初等小学堂。1909年,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赵梦庚(轵城老龙沟人)以小学堂为基础,创建轵南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废学堂改为轵南区学校。1921年,省教育厅令废去学校地名,以数序排列改为济源县第一完全小学。解放后,学校规模逐渐扩大,1968年—1972年,村民自筹资金建教室与教师办公室35间,先后招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定名为绮里村学校。2000年以后,学校危房改造,新建三层教学楼,配备了标准化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图书室、达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绮里学校历经晚清王朝、中华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迄今113年,无数出类拔萃的人才从学校走向五湖四海。据不全统计: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30余人,本科大专毕业生达200多名。

绮里村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最大改善的是1964年,大队先后组织磨坊加工、缝纫组、副业组,并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上百人去济源钢铁厂打工挣钱。1975年,自筹资金,架高、低压线3000余米。1978年,村办济源县第一家纸箱厂、塑料厂。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先后购置农业机械35车、50车“东方红”拖拉机,村人走上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新时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里打机井60多眼,修灌溉水渠2000多米,粮食产量连续过黄河、跨长江。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绮里村农工商业繁荣发展,部分农民搞蔬菜种植、大棚种植、养殖和蔬菜收购运输,85%的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2005年以后,绮里人一年一步计划,立足改变村里脏、乱、差环境。2012年,复修硬化了村内宽8米、长1200米的南北主干道。2013年开始,投入资金硬化村中生产道路4000多米。2014年利用项目资金建垃圾中转站一座。2015年,新增变压器16台,改造线路及铺设抗旱电缆5000多米;利用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新建村委办公楼、文化大院和村卫生所;硬化村中涝河500米,使多年的臭水沟变成了畅通无阻的清水河;新打机井18眼,配套设施,解决村民生活用水和抗旱浇地用电难、电费高的问题。

绮里村附近有济源大明寺佛山寺大殿赵衰墓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等旅游景点,有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冬凌草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