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大苏计村 | ~201 | 乡中心区 | 大苏计行政村位于河北省北部,共辖两个自然村,总面积23733亩,全村共有797户,1896人。该村以丰富的水资源为依托,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以菜促牧。…[详细] |
半个碌碡村 | ~202 | 村庄 | 大苏计乡半个碌碡村,是一个较大的农业村,全村共有748户,1875人,其中农业人口1875人。总面积23728亩,耕地面积9750亩。该村主要经济来源…[详细] |
大贲红村 | ~203 | 村庄 | 大贲红行政村辖1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77户,1242人,其中农业人口1242人。总面积19974亩,耕地面积为5205亩。经济发展主要以畜牧业、劳务输…[详细] |
六号地村 | ~204 | 村庄 | 六号地村辖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28户,904人,其中农业人口904人。总面积17157亩,耕地面积为447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930亩,森林面积97…[详细] |
夏家卜村 | ~205 | 村庄 | 夏家卜行政村辖1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89户,735人,其中农业人口735人。总面积14223亩,耕地面积为3525亩。经济发展主要以畜牧业、蔬菜业、劳…[详细] |
小良子村 | ~206 | 村庄 | 小梁子行政村辖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42户,894人,其中农业人口894人。总面积10516亩,耕地面积为5070亩。该村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详细] |
郝家地村 | ~207 | 村庄 | 郝家地村是大苏计乡2007年移民搬迁村、生态文明创建村。2009年度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市级新明居建设优秀示范村; 2012年度省级幸福乡村计划示范点…[详细] |
三圪塔井村 | ~208 | 村庄 | 三圪垯井行政村辖1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33户,594人,其中农业人口594人。总面积13729亩,耕地面积为2895亩,其中水浇地1305亩,森林面积…[详细] |
双井子村 | ~209 | 村庄 | 双井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蔡家村 | ~210 | 村庄 | 蔡家村行政村辖1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14户,268人,其中农业人口268人。总面积15527亩,耕地面积为1635亩。该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经…[详细] |
冀家村 | ~211 | 村庄 | 冀家村行政村辖1个自然村。全村共有78户,205人,其中农业人口205人。总面积8174亩,耕地面积为1605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畜牧业、蔬菜种植…[详细] |
八义井村 | ~212 | 村庄 | 八义井村辖1个自然村,该村地处内蒙古高原边缘,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90天,年平均气温5-10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种植西芹、甘兰、白…[详细] |
白沙泉村 | ~213 | 村庄 | 白沙泉行政村辖1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35户,313人,其中农业人口313人。总面积14342亩,耕地面积为2865亩。经济发展主要以畜牧业、蔬菜种植业…[详细] |
大苏计乡位于尚义县东北部,东临张北县两面井乡,西接大营盘乡,南靠大青沟镇,北依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大黑沙土镇,距尚义县城45公里。
全境为坝上平原地貌, 地势开阔,起伏较小,岗梁、滩地相间分布为典型的坡状高原,属蒙古高原南缘,海拔高度在1286—1323米之间。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春季风强沙大,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气温1-3℃,年日照时数2900-3000小时,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1800-2200℃,无霜期90-100天。全乡地表水资源缺乏,既没有过境迳流,也没有自产迳流,主要靠降雨弥补不足,年迳源总量均值为45761立方米。地下水由降雨渗透,灌溉回归垂直补给的自产迳流和地下水通过透水岩层侧向补给的过境迳流两部分组成。
全乡辖13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总户数4509户,人口10880人,常住户数2234户,常住人口5054人。土地总面积138.67平方公里(20.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3465亩(其中:水浇地35608亩)、草滩面积55928亩,森林总面积88607亩(其中:退耕地73460)。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0元。
该乡地处“两省三县”接壤之地,有利于吸纳和承接外地县域经济的辐射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随着白郭线的改造升级,将成为内蒙进京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将逐渐显现。
该乡是风能、太阳能开发的处女地,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区域内原始地貌多为荒山、荒滩,平坦开阔,可为土地开发和项目入驻提供平台,是重要错季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年蔬菜总量突破50000吨,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植被分布主要木本植物有杨、柳、松、榆、果等;草本植物有蒿草、苍耳、沙棘等;有野生中草药甘草、防风、枸杞、蒲公英等。
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无污染,加之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丰富,是京北的天然氧吧,身处北大滩,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是消闲避暑的绝佳去处。
该乡是山西、官厅水库外来移民集聚地,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群众质朴勤劳、渴望发展、追求发展的愿望强烈,加快发展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看到诸多发展潜能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存在一些客观的自然制约因素,这里干旱少雨、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素有“四十里干梁”和”十年九灾”之称;土壤风蚀沙化、碱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全境为坝上平原地貌, 地势开阔,起伏较小,岗梁、滩地相间分布为典型的坡状高原,属蒙古高原南缘,海拔高度在1286—1323米之间。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春季风强沙大,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气温1-3℃,年日照时数2900-3000小时,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1800-2200℃,无霜期90-100天。全乡地表水资源缺乏,既没有过境迳流,也没有自产迳流,主要靠降雨弥补不足,年迳源总量均值为45761立方米。地下水由降雨渗透,灌溉回归垂直补给的自产迳流和地下水通过透水岩层侧向补给的过境迳流两部分组成。
全乡辖13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总户数4509户,人口10880人,常住户数2234户,常住人口5054人。土地总面积138.67平方公里(20.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3465亩(其中:水浇地35608亩)、草滩面积55928亩,森林总面积88607亩(其中:退耕地73460)。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0元。
该乡地处“两省三县”接壤之地,有利于吸纳和承接外地县域经济的辐射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随着白郭线的改造升级,将成为内蒙进京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将逐渐显现。
该乡是风能、太阳能开发的处女地,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区域内原始地貌多为荒山、荒滩,平坦开阔,可为土地开发和项目入驻提供平台,是重要错季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年蔬菜总量突破50000吨,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植被分布主要木本植物有杨、柳、松、榆、果等;草本植物有蒿草、苍耳、沙棘等;有野生中草药甘草、防风、枸杞、蒲公英等。
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无污染,加之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丰富,是京北的天然氧吧,身处北大滩,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是消闲避暑的绝佳去处。
该乡是山西、官厅水库外来移民集聚地,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群众质朴勤劳、渴望发展、追求发展的愿望强烈,加快发展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看到诸多发展潜能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存在一些客观的自然制约因素,这里干旱少雨、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素有“四十里干梁”和”十年九灾”之称;土壤风蚀沙化、碱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