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东辛庄村 | 东辛庄毗邻史村、张村,胜利路贯穿村内南北。原为史村管辖。建国前名叫史村辛庄,建国后成一行政村,名为东辛庄。总人口1490人,380户,拥有耕地2325…[详细] | ||
军营村 | 军营村历史悠远,早在明朝时,明朝与元朝残余势力交战频繁,加之中原地区灾害不断,又逢“靖难之役”,北方民众死亡众多,人口剧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深有所悟…[详细] | ||
庞许庄村 | 庞许庄(原名庞果庄),建于清朝年间,建村时姓庞的在此建起来的村,起名叫“庞果庄”。的地址在赵王河西岸,原属于高阳县管辖,原来高阳县有两个庞果庄,名字相…[详细] | ||
东王庄村 | 东王庄村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石门桥镇,位于胜利路以西,毗邻小白河,水利资源丰富。全村总户数530户,总人口2218人,总面积4500余亩,耕地35…[详细] | ||
尹家佐村 | 尹家佐村位于任丘市西南13千米处,东距106国道6千米,北距津保路4千米,耕地面积936亩,人口554人,拥有党员21人,党支部3人,村民代表23人。…[详细] | ||
檀庄村 | 檀家庄建于1404年即为明朝永乐年间二年,,位置地处河北平原106国道西4公里,东边是胜利渠,西是青惠路,南边是高李庄于北,西辛庄,因檀姓居多,故名檀…[详细] | ||
高李庄村 | 据传明末清初,李氏迁此建庄,故名李庄,后他姓迁入,村名沿用至今。高李庄村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石门桥镇,位于镇西4公里,全村总户数334户,人口1…[详细] | ||
西辛庄村 | 西辛庄村总人口615人,168户,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村委会各3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24人,党支部书记张永桥。耕地面积1562亩,村主导产…[详细]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大王果庄村 | 据传说,大王果庄村建于唐贞观年间,兴王姓命名村名,又因是大集市,又名王家集,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司令来到大王果庄村,曾提名为野林镇,解放后,改名为大王…[详细] | ||
磨盘村 | 元末明初,始有崔姓人居住,清嘉庆年间,王姓家族于王家务迁居来此,遂逐渐发展成自然村落。为何取名磨盘街?因村内街道混乱,路面坑洼不平,最长直道不过几…[详细] | ||
翟城村 | 据明朝遗留碑文记载,翟城村监狱汉朝。原名为翟城社,社甲村,明初改名为翟城村。石门桥镇翟城村现有人口1420人,367户,耕地1435亩,村两委成员…[详细] | ||
安头村 | 安头村简介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村,村边有一庵庙,故名为庵头,以后改为安头。1949年属任丘三区管辖,是安头村。1953年属汜水乡3区管辖,是…[详细] | ||
辛仓村 | 元末至正年间,官府在此地修建一大型粮仓,因竣工辛卯年,粮仓故名辛仓。辛仓村隶属于河北省任丘市石门桥镇,位于任丘市西南15公里,共113户,人口51…[详细] | ||
拨子村 | 拨子村是明朝时“十里一铺,五里一拨”的一拨驻守国道处,由此而得名。1987年由史村的一个生产队改为行政村。拨子村紧邻106国道,五号路穿村而过。全村占…[详细] | ||
张家场村 | 明朝末年,潘家村居民逐渐移居村北部张家的一个场里居住,逐渐成立村庄,起名张家场。张家场村隶属于河北省任丘市石门桥镇,东临106国道,西临胜利路,南…[详细] | ||
崔家庄村 | 崔家庄,是在清朝道光年间由山西洪桐县大槐树下迁移至此,据说当时是和姓王的家族同时落脚东汜,后因在东汜党受王氏家族的欺负故又迁出至此,因此取名为崔家庄,…[详细] | ||
史村村 | 石门桥镇史村位于任丘市南部,106国道西侧,地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2980亩,人口2600人,全村集体收入30万元。史村是连续多年的文明村,村党支部多…[详细] | ||
南石门村 | 南石门桥村概况建于汉朝,原叫安乐城。明朝万历42年(1615年),该处修石门藁及桥洞,因此改名石门桥,分为两个大队,后因人口增多,改为南石门桥和北…[详细] | ||
东关张村 | 东关张村建于汉朝,村北有一桃源,刘备,关羽,张飞从此路过,在桃园结义,取名为结义村,又叫关张铺。1949年因村大人多,分为两村,东边为东关张村。位…[详细] | ||
西关张村 | 西关张村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清李红若所著《都市从载》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任丘县,十三里关张村,汉刘关张结义处。”至今在村民家中包村有半截青石碑,…[详细] | ||
东汜水村 | 东汜水位于任丘市西南方,东邻崔庄村,西接北汜水、高李庄,南邻西汜水村,北与檀庄相接。东汜水村现有人口800余人,210户,耕地1190亩,劳动力资…[详细] | ||
北汜水村 | 北汜水村原属于高阳县,1940年划为任丘县汜水辖区。现属石门桥管辖。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亩,村民代表26人,党员46名,人口1680…[详细] | ||
南于庄村 | 明朝末年,于、朱两户人家在此建庄,因于姓是大户,故取名南于庄并沿用至今。南于庄村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石门桥镇,位于石门桥镇北偏东2公里处,东临…[详细] | ||
张村村 | 石门桥镇张村位于任丘市南部,距离市区9公里,106国道西侧,耕地面积2828亩,人口2333人,763户。张村以第一户迁入张村的人家姓氏起名为张村,并…[详细] | ||
北石门村 | 北石门桥村简介南北石门桥原名石门古镇,六十年代初分成南北石两村,北石门桥村位于任丘市以南10公里处,北邻付家村工业区,南邻南石门桥村,东经106国…[详细] | ||
马村村 | 石门桥镇马村位于任丘市偏南方向,距离石门桥镇政府1公里,紧临106国道,主导产业为铝合金加工与链轮加工。据传:明朝永乐年间,由洪洞县迁来马、许、张等十…[详细] | ||
傅家村 |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从洪洞市迁来傅、周两姓在此落户,由于傅姓人口较多,故村名为傅家村。傅家村1940年确立了政权,1942年成立傅家村党支…[详细] | ||
郭村村 |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洪桐县郭氏迁到此处建村,得名郭家村。郭家村位于任丘市西南,距106国道5.3公里。支部3人,党员32名,村民代表16人,占地面…[详细] | ||
崔家村 | 崔家村建村于明朝,当时此街道呈“L”型,故名为“旮旯”清光绪年间,一知士以“旮旯”难认,遂以姓氏命名为崔家村。崔家村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石门桥…[详细] | ||
潘村村 | 明朝洪武年间以前就有姓潘的大户在此村居住,村东有一口水井,据传是潘家花园浇水所用,村西有潘家坟。明朝燕王扫北村,此村没有人烟。明朝永乐年间,王氏家族从…[详细] | ||
田村村 | 田村因土地多而得名,明洪武年间(1368年)李、张、刘姓应诏从山西洪桐大槐树迁来,郭姓从承德滦平小兴洲迁来。当时田村只有闫、鲍、周、苏四姓。田村位于石…[详细] | ||
西汜水村 | 西汜水村原属高阳县,1940年划为任丘县汜水辖区,现属石门桥镇所辖,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2501亩,1750口人,村两委干部7人(支部5人、村委…[详细] |
任丘市石门桥镇位于任丘市城南8公里,京九铁路两侧,常德市南大门,紧临德山经济开发区,106国道贯穿南北,毗邻华北油田,全镇共有32个行政村,人口3.9万,耕地面积4951公顷。其主导产业是摩托车链轮及其他各种工业用轮业,产品型号已达130余种。石门桥镇链轮自一九六八年开始生产,现在链轮总销量占全国链轮市场销售额的90%以上,年产值达6亿多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链轮生产基地。
该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政府10千米。106国道纵贯境内。镇政府驻石门桥村。截止20 地理位置02年底,面积59.9平方千米,人口4.20万人,辖32个行政村。
鼎城区石门桥镇位于常德市南大门,紧临德山经济开发区,全镇共辖32个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4.8万元,其中耕地面积4.6万亩,山地面积2.3万亩。石门桥镇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处于太子庙、德山两个开发区的中间位置,全镇沿319国道涉及8个村,总面积28980亩,其中绝大部分为丘岗山地。 石门桥镇有很好的交通优势。常长、常张两条高速路经过交汇,319、207两条国道贯穿全镇,还有东常、常安2条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方圆15公里范围内,有飞机场1个、铁路货运站1个、沅江深水码头1座。石门桥镇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石门桥镇现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入库税金600万元。特别是纺织企业已发展到7家,年产值达2亿元,已经成为全区乃至全市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 石门桥镇水源有保证。石门桥镇北抵沅水,河流众多,地下水丰富,工业用水十分充足,近千亩的大湖有2个。石门桥镇基础设施已基本形成配套。常德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已铺网已铺设到石门桥镇境内;规划中的市污水处理厂距该镇2.5公里;德山11万伏变电站距该镇2公里,德山火电厂座落该镇境内;全镇通村、通组公路已基本硬化;移动、联通手机信号已实现全镇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