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习文乡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习文乡隶属:临漳县
区划代码:130423206代码前6位:130423
长途区号:0310 邮政编码:056600
车牌号码:冀D行政级别:乡
人口数量:约3.43万人人口密度:958人/km2
辖区面积:35.8平方公里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河图村~201乡中心区
河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栗辛庄村~202村庄
栗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时固村~203村庄
时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芝村村~204村庄
芝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义城村~205村庄
义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板屯村~206村庄
板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太平村~207村庄
西太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东太平村~208村庄
东太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上柳村~209村庄
上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马辛庄村~210村庄
马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板堂村~211村庄
板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倪辛庄村~212村庄
倪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刘太昌村~213村庄
刘太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曹村村~214村庄
曹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北吴庄村~215村庄
北吴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长巷村~216村庄
长巷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河庄村~217村庄
河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仁寿村~218村庄
仁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定华城村~219村庄
定华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洛安台村~220村庄
洛安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核桃元村~221村庄
核桃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明阳屯村~222村庄
明阳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邢固村~223村庄
邢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贺北村~224村庄
贺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吴庄村~225村庄
西吴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张彭城村~226村庄
张彭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靳彭城村~227村庄
靳彭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赵彭城村~228村庄
赵彭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公界村~229村庄
公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边庄村~230村庄
边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吉田村~231村庄
吉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窑头村~232村庄
窑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南王庄村~233村庄
南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习文村~234村庄
习文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习文乡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县境南部,与河南省为邻,距安阳市10千米。境内有邺南城遗址、新石器文化、靳彭城古柏等文物古迹。

习文乡(Xiwen Xiang)面积35.8平方千米,乡0驻习文村。人口3.43万人(2002年)。辖34个行政村,京深高速公路过境。

代码

130423206:~201河图村 ~202栗辛庄村 ~203时固村 ~204芝村 ~205义城村 ~206板屯村 ~207西太平村 ~208东太平村 ~209上柳村 ~210马辛庄村 ~211板堂村 ~212倪辛庄村 ~213刘太昌村 ~214曹村 ~215北吴庄村 ~216长巷村 ~217河庄村 ~218仁寿村 ~219定华城村 ~220洛安台村 ~221核桃元村 ~222明阳屯村 ~223邢固村 ~224贺北村 ~225西吴庄村 ~226张彭城村 ~227靳彭城村 ~228赵彭城村 ~229公界村 ~230边庄村 ~231吉田村 ~232窑头村 ~233南王庄村 ~234习文村

沿革

1961年设习文公社,1984年改习文乡。1996年倪辛庄乡并入。1997年,面积35.8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习文、栗辛庄、时固、西太平、东太平、上柳、马辛庄、板屯、板堂、义城、芝村、倪辛庄、河图、洛安台、定花城、刘太昌、张彭城、靳彭城、赵彭城、公界、边庄、仁寿、核桃园、邢固、明阳屯、贺北、曹村、何庄、北吴庄、常巷、窑头、吉田、南王庄、西吴庄34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辖34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

习文:

北宋叫修仁为与讲武城对称,改名习文。清乾隆年以来皆为习文。习文。习文耕地面积2310亩,农业人口1479人。

马辛庄:

清乾隆年间漳河改道,邺镇南半部被冲毁,马姓南迁另建新村,取名马新庄。后演变为马辛庄。马辛庄耕地面积1005亩,农业人口825人。

上柳:

北宋有东上流,西上流。清乾隆年间漳河改道,西上流被冲毁,并入东上流,从此合称上流。后演变为上柳。乾隆年至今皆为上柳。上柳耕地面积1650亩,农业人口1495人。

东太平:

据查,东太平历史悠久。清代以前叫焦家谷驼。清代皇帝南巡路过此地,闻此村名认为不详,遂改名为太平。因有东西两村,此村位于东部,故名东太平。咸丰年以来皆为东太平。东太平耕地面积1530亩,农业人口1395人。

西太平:

西太平旧称段王。唐代已有段王村,宋代叫段王,明代仍之。清代皇帝南巡路过此地,闻此村名认为不详,遂改名太平。因有东西两村,此村位于西部,故名西太平。咸丰年以来皆为西太平。西太平耕地面积2490亩,农业人口2014人。

西太平现有新石器时期遗址。

板堂、板屯:

北宋为板堂。明正德年为板堂屯,清乾隆年仍之,咸丰、光绪年为东、西板堂,今为板堂和板屯。据查,北齐时,此地有个花园,园中建有木板祠堂,形成村落后,取名板堂。到了明代,在板堂附近又建一村,并设屯于此,故名板堂屯,后简化为板屯。

板堂耕地面积1260亩,农业人口928人。

板屯耕地面积1515亩,农业人口1214人。

时固:

北宋为时故,明代仍之。清乾隆年以来皆为时固。时固耕地面积2445亩,农业人口2130人。

村西有西门豹祠遗址。

栗辛庄:

据查,明初,栗姓人-迁此定居,故名栗新庄,后演变为栗辛庄。栗辛庄耕地面积1230亩,农业人口1103人。

义城:

东魏、北齐村,增筑邺南城。后人在邺城遗址定居,把“邺”演为“义”,故名义城。明正德年为义城屯。清乾隆以来皆为义城。义城耕地面积1290亩,农业人口727人。

芝村:

北宋为支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芝村。据查,此地原是曹操的花园,种有芝兰花,后人定居于此,取名芝村。芝村耕地面积1650亩,农业人口1193人。

胡连庄:

明《嘉靖彰德府志·邺都宫室志》记载,齐左丞相咸阳王斛律明月宅在城北,其所居之地为南、北斛律二村。北宋为南胡律、北胡律。清乾隆年以来皆为胡连庄。今为胡连庄,和东太平为一个行政村。

倪辛庄:

清乾隆年间漳河南移,将东昭德村冲毁,倪姓迁此定居,取名倪家新庄。后演变为倪辛庄。倪辛庄耕地面积2794亩,农业人口1981人。

河图:

北宋叫河头,清乾隆年为河图,咸丰年上为河图庄,光绪年以来皆为河图。河图耕地面积1679亩,农业人口898人。

刘太昌:

北宋为太仓,清乾隆、咸丰年仍为太仓,光绪年以来作太昌,今为刘太昌。

据查,太仓即皇家仓库。今太昌是邺都南城内皇家仓库所在地,后人在此遗址上建村仍名太仓。民国四年,漳河从倪辛庄至曹村之间决口冲毁刘村,该村居民搬过到太仓村东另建刘村。后二村合一,改名刘太仓,演变为刘太昌,刘太昌耕地面积1507亩,农业人口1216人。

曹村:

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即有曹村。清乾隆年为隶曹村、刘家曹村,咸丰年为刘曹村、曹村庄,光绪年为甘曹村、刘曹村、李曹村,今为曹村。据传,因该村有一个巨大的马槽,取名槽村,后演变为曹村。曹村耕地面积1174亩,农业人口982人。

河庄:

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为河庄。清乾隆年为河状村,咸丰年为河庄村,光绪年为东河庄、西河庄。今为河庄。因靠河建村而得名。河庄耕地面积1073亩,农业人口799人。

仁寿:

仁寿历史悠久,北宋已形成村落。《临漳县志》记载,该村位于东魏、北齐国邺南城仁寿门外,故名仁寿。北宋叫仁寿。明正德年以来皆作仁寿。仁寿耕地面积1539亩,农业人口1449人。

北吴庄:

据查,明初,吴姓从-迁此建村,取名吴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吴家庄。清咸丰年以来皆为吴家庄。为区别同名村庄,1949年改为北吴庄。北吴庄耕地面积1389亩,农业人口1098人。

常巷:

据查,明初,常岳从-迁此定居,取村名常岳村。后演变为常巷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常巷村,简称常巷。常巷耕地面积1172亩,农业人口836人。

定花城:

北宋叫定夸城,明代仍之。因此地是定夸古城遗址,形成村落后取名定夸城。后演变为定花城。《邺乘·地理志》曰,在南城东南,以旧地为基,筑东、西定夸城。清咸丰年以来皆为东、西定花城,今为定花城。定花城耕地面积308亩,农业人口222人。

张彭城、靳彭城、赵彭城:

北宋有个东彭城、西彭城,明代仍之。清乾隆年为彭城村,咸丰年为张彭城、东彭城,光绪年为赵彭城、靳彭城,今为张彭城、靳彭城、赵彭城。据查,北齐时,彭城王居此,形成村落后得名彭城。后村分为三,以姓氏居多取村名。

张彭城耕地面积989亩,农业人口594人。

靳彭城耕地面积473亩,农业人口329人。

赵彭城耕地面积874亩,农业人口502人。

洛安台:

据查,曹操到练兵场阅兵,常在此地离鞍下马登台,后在此地形成村落,得名落鞍台,演变为洛安台。清乾隆年为乐安村,咸丰年至今皆为洛安台。洛安台耕地面积917亩,农业人口500人。

邢固:

宋代为邢故,明代仍之。清乾隆、咸丰年为邢固,光绪年为东、西邢固,今为邢固。邢固耕地面积958亩,农业人口714人。

明阳屯:

据查,明初,有个姓明的叫明大发和姓杨的迁此定居,故称明杨屯,后演变为明阳屯。清乾隆年为名杨屯,咸丰年为明羊屯,光绪年以来绵为阴阳屯。阴阳屯耕地面积1257亩,农业人口871人。

核桃园:

据查,邺南城外有个果园,园内核桃树多,此村建在果园遗址,故中核桃园。清乾隆年以来皆为核桃园。核桃园耕地面积1065亩,农业人口788人。

公界:

北宋叫公廨即衙门。后人在此遗址上建村得名公廨。后演变为公界。清乾隆年为公建村,咸丰年上为功建村,光绪年至今皆为公界。公界耕地面积580亩,农业人口350人。

贺北:

据查,洹水曾流经村南,人们在此定居后取名河北,后演变为贺北。贺北耕地面积1240亩,农业人口963人。

西吴庄:

据查,明初,吴姓从-迁此建村,取名吴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吴家庄。清咸丰年以来皆为吴家庄。为区别同名村庄。西吴庄耕地面积742亩,农业人口556人。

边庄:

据查,明初,边姓从-迁此定居,取名边家庄,简称边庄。边庄耕地面积876亩,农业人口645人。

窑头:

邺为六朝古都,建城时用砖很多。此外烧窑出名,建立村落后,取名窑头。窑头耕地面积1998亩,农业人口1532人。

南王庄:

据传,过去村里有个姓王的财主养了条恶狗,故有恶狗王庄之称。人们嫌村名不雅,改名南王庄。南王庄耕地面积1000亩,农业人口541人。

吉田:

《临漳县志》记载,吉田古称籍田,位于邺南城南郊。东魏、北齐时,在邺南城建都,每逢春天便召集百姓给牛披红挂绿,皇帝、大臣出城亲自扶犁举行家耕典礼。这种仪式就叫“籍田”。此处是籍田的地方,建村后仍名籍田。后演变为吉田。吉田耕地面积294亩,农业人口2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