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铁三局一处社区 | ~001 | 村庄 | 铁三局一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夹村 | ~201 | 乡中心区 | 北夹河村因居南夹河北面,定名北夹河村。有居民578户,2181人。总面积3.35平方公里,耕地2158 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红薯为主。…[详细] |
南夹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南夹河村位于市区西6公里处。明永乐年间,有康、武、肖、张姓人家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蜈蚣河从村中间穿过,故取名夹河村。1962年分两个行政村,居…[详细] |
西下村 | ~203 | 村庄 | 西下岔河村位于东下岔河西,故名西下岔河村。有居民532户,2261人。总面 积4.59平方公里,耕地2493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详细] |
东下村 | ~204 | 村庄 | 东下岔河村位于市区西偏南6公里处。明代建村,此处河岔较多,村址位于下游,故得名下岔河,后分东西两村。居东者名东下岔河村。有居民182户,772人。面积…[详细] |
钱庄村 | ~205 | 村庄 | 钱庄村位于市区西略偏南4.5公里处。明代,因钱姓人家最早迁居政进而得名。有居民72户,329 人。总面积0.48平方公里,耕地473亩,农作物以玉米、…[详细] |
蛮营村 | ~206 | 村庄 | 蛮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良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王良庄村位于市区西偏南4公里处。明代,王姓人家最早在此居住,取名为王家庄。后梁姓人家来此处居住,改为王梁庄,今称王良庄。有居民308户、1256人。总…[详细]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顾庄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顾庄村位于市区西偏南3.3公里处。明初, 有个落难的姚姓提督避难来此定居,遂起名姚庄。后又迁入一顾姓人家,不久,姚捉督被辑拿,顾姓南迁一里处定居,改名…[详细] |
刘庄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刘庄村位于市区西偏南4公里处。明代,有刘姓人家最早居住立庄而得名。有居民383户, 1769人。总面积2.67平方公里,耕地2100亩,农作物 以玉米…[详细] |
曹庄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曹庄村位于市区西偏南5公里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蒋、胡、段三姓人家迁此立庄,因村中有一座小庙,为曹姓所修,故取名曹庄。居民197户,896人。…[详细] |
张家庄村 | ~211 | 村庄 | 张庄村位于市区西5公里处,明代建村,以张姓人家最早居住而得名,清初张庄以北又立一村曰谢家庄,俗称“蝎子庄”, 后两村合并仍称张庄村。有居民 174户,…[详细] |
三奇村 | ~212 | 村庄 | 三奇村位于市区西偏南8.5公里处。 相传宋代为淇水三支分汊处,董姓人家最早来此居住,遂起名三淇村。后改为 “三起村”,因村中建有三座大寺,建筑规模与建…[详细] |
杜岗村 | ~213 | 村庄 | 杜岗村位于市区两偏南8公里处。明代杜姓人家最早来此居住,故名杜哥庄,又称杜各庄。 清代因左右村庄多用岗字,遂改名为杜岗。有居民390户,1584人。总…[详细] |
临南村 | ~214 | 村庄 | 临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临北村 | ~215 | 村庄 | 临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高村 | ~216 | 村庄 | 东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高村 | ~217 | 村庄 | 西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庄村 | ~218 | 村庄 | 李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叶庄村 | ~219 | 村庄 | 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一村 | ~220 | 村庄 | 赵一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二村 | ~221 | 村庄 | 赵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三村 | ~222 | 村庄 | 赵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岸村 | ~223 | 村庄 | 南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辛庄村 | ~224 | 村庄 | 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郑村 | ~225 | 村庄 | 东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郑村 | ~226 | 村庄 | 西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燕家务村 | ~227 | 镇乡结合区 | 南燕家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堤角村 | ~228 | 镇乡结合区 | 堤角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岔河集村 | ~229 | 乡中心区 | 岔河集村位于市区西8公里处。元代建村,因地处汊河畔,得名岔河,后此处立为集 市,故称岔河集。有居民843户,3551人。总面积4.95平方公里,耕地4…[详细] |
于庙村 | ~230 | 村庄 | 于家庙村位于市区西9.5公里处。明代,此地有一座小庙,于姓人家首先来到这里居住,故名于家庙村。有居民159户,696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耕地1…[详细] |
摆口村 | ~231 | 村庄 | 摆渡口村位于市区西10.3公里处。明永乐年间.刘姓 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位于蜈蚣河畔,设有摆渡,故称摆渡口。有居民223户,818口人,总面积1.…[详细] |
前狄村 | ~232 | 村庄 | 前狄庄村位于市区西偏北11公里处。明代建村,狄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以姓氏取名狄家庄。1937年分为南、北狄庄,后南狄庄改为前狄庄,北狄庄改为后…[详细] |
后狄村 | ~233 | 村庄 | 后狄村建于明朝,狄姓奉诏从山西 洪洞县迁来此地,于南北两处占地立 庄,遂以姓氏取名狄家村。1973年, 南、北两处各行其政,该村居北,称北狄庄,后改为…[详细] |
西柏村 | ~234 | 村庄 | 西柏林庄村因位于东柏林庄西,故名西柏 林庄村。有居民323户,1364人。总面积 2.37平方公里,耕地2024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详细] |
东柏村 | ~235 | 村庄 | 东柏林庄村原名南柏林庄村,清末改为小柏林庄村,1962年小柏林庄村分为东、西柏林庄,东为东柏林庄。有居民249户,963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耕…[详细] |
大柏村 | ~236 | 村庄 | 大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姚庄村 | ~237 | 镇乡结合区 | 姚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秦楼村 | ~238 | 镇乡结合区 | 秦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武庄村 | ~239 | 镇乡结合区 | 武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杜庄村 | ~240 | 村庄 | 杜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霸州市煎茶铺镇位于京津三角地带中心,霸州市区东部10公里处,属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总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2万,耕地7万亩,辖32个村街。
煎茶铺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河北重镇。元末明初,这里是一块凸地,四周是一片洼淀,打鱼、做买卖都在此落脚、打尖,这里有几户煎饼铺和茶铺,从此得名煎茶铺。随着交易的频繁,人口的增加,自然形成了一个历史古镇。.
煎茶铺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河北重镇。元末明初,这里是一块凸地,四周是一片洼淀,打鱼、做买卖都在此落脚、打尖,这里有几户煎饼铺和茶铺,从此得名煎茶铺。随着交易的频繁,人口的增加,自然形成了一个历史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