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明星社区 | 明星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位于余庆县县城东南城郊,东与新寨村、下里村相邻;南与施秉县铜鼓村、大坪村接壤;西与上里村交界;北与梓桐社区隔河相望。牛场…[详细] | ||
新寨村 | 新寨村位于余庆县城东部,东与施秉县马溪乡相邻、南与牛大场镇相接、西与明星社区、北与民同村相连,相距县城16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138…[详细] | ||
民同村 | 民同村地处白泥镇东北部,离余庆县城13.5公里,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27个村民组,1002户,3697人,其中党员78人,劳动力1986人。耕地…[详细] | ||
大龙村 | 大龙村位于余庆县城东北角,距县城17.5公里,东与民同相邻,西与小腮哨溪村相连,北与石阡聚凤乡接壤,平均海拔750米。余石公路贯穿全境,有比较便利的交…[详细] | ||
满溪村 | 满溪村地处余庆县城东部,距县城7公里,余庆县至石阡县聚凤镇公路、余庆县至施秉县马溪乡公路贯穿全境,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16个村民组986户4032人…[详细] | ||
子营社区 | 子营社区位于余庆县西北面,是县城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113亩,林地1380亩,有8个居民小区,5276户,1…[详细] | ||
下里村 | 下里村位于余庆县城城郊东北,全村以由较为平旦的坝区和起伏不平的山区两部分组成,为典型的城乡集合部自然村寨,地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组,全村…[详细] | ||
上里社区 | 上里社区位于余庆县城西南方向一公里处,辖区共有35个小区,共2157户,总人口8651人,其中男3957人,女3692人,其中劳动力4792人。本社区…[详细]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梓桐社区 | 梓桐社区地处余庆县城东部,社区总面积5725亩,其中人均面积0.675亩,耕地面积1350亩。辖西后、东后、徐家院、余中、三元、步行、牛场、大桥8个居…[详细] | ||
团结村 | ~205 | 村庄 | 团结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春景村 | ~206 | 村庄 | 春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迎春村 | ~207 | 村庄 | 迎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魁龙村 | ~208 | 村庄 | 魁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关村 | ~209 | 村庄 | 中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桂花村 | ~210 | 村庄 | 桂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哨溪村 | ~211 | 村庄 | 哨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泥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地处余庆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该镇毗邻县内小腮镇,与黄平县的平溪镇、施秉县的牛大场镇、石阡县的聚凤乡接壤,面积219.28平方公里。全镇辖子营、梓桐、明星、上里4个社区及下里、满溪、民同、大龙、新寨5个行政村210个村民组,有17858户55438人,有耕地面积34114.6亩。
白泥镇分为城区、坝区、山区三大块,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乡镇。因此,该镇着力发展“三区”特色经济。城区是城镇居民主要居住区,以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不断扩大就业,努力推进城镇化。坝区有万亩白泥大坝,有团结水库灌溉,是蔬菜、甘蔗等果蔬的集中种植区,湄余二级公路从境内穿过,以发展经果林、蔬菜为主;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有山塘、水库15座,以发展畜禽养殖、烤烟、水稻、油菜生产为主。
二、果蔬及畜牧产业
全镇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宜于经果林的发展。目前,全镇按照基础强镇、产业富镇、文明兴镇的思路全力打造果蔬之乡、畜牧大镇。已建成经果林1万余亩,形成了以柑橘、梨子、李子等为主的水果基地,主要分布于明星、满溪、下里、上里等地。
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水果、西瓜、生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发展红金桔6000余亩,建有供港蔬菜种植基地。
养殖业以养猪特别是在推广三元杂交猪、养羊、牛改为重点,有养殖小区8个和各类养殖大户400余户,全镇生猪存栏4万余头,出栏3.3万头。以团结水库、方竹电站库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了养渔业,山区主要以稻田养鱼为主。
三、城镇建设
积极参与做好新区开发,完善城镇功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大城郊的村庄整治力度,加强村镇规划,紧紧抓住“四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引导群众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进一步鼓励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提高城市化率,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抓住两条待建高速公路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力争五年之内县城人口达7万人。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抓好旅游配套服务建设,促进交通、通讯、娱乐、餐饮、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招商引资
白泥镇虽然地处县城,但由于镇内地形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市场繁荣,经济比较活跃;坝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有保证,环绕县城分布,靠近市场,信息来得快;山区田少土多,交通相对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在镇第五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镇0明确提出了“拓宽思路、放开手脚,积极引导城镇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观念上重视,在政治上关心,在经营上扶持”,“建立健全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了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的畅通渠道”,按照“宽环境、扶龙头、强实力”的原则,积极招商引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知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五、新农村建设
白泥镇罗家坡群众于2001年3月开始,在“-”学教活动中总结出了“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得到全面推广。全镇现在高规格创建点 8个,常规创建点18个。全镇现在基本形成城中有黔北民居点缀,城郊有新农村样式,公路沿线有统一立面改造,山区有黔北民居作示范,各种档次,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城乡差距不断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