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坡村位于化处镇东北面,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水母——普定的公路途经该村,交通状况较好。全村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1亩,森林覆盖率为60%。
村内含偏坡、上院、小寨3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组,人口1416 人,其中,农业人口1387人,非农业人口29人。居住有汉、布依等两种民族。
在化处镇偏坡村与水母村的交界处有一河,名叫木孔河,河上有一古桥——李文桥。桥长30余米,宽3米,石矢高4米,通高5米,桥身由5个圆形石孔支撑。桥面均用石板铺成,1997来,水母村青年队组村民在对桥体进行修补加固时,为方便车辆通行,遂将桥面用混泥土浇筑。两头桥尾尚露有部分过去铺就的石板,年复一年,这些青石板已然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
据桥头碑文记载,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朝初年,为方便百姓出行,当地一叫李文的官吏在河上建一木板桥,名曰李文桥。由于长久风吹雨打,木桥渐渐腐朽,不堪重负,当地吏部左堂梅瑞与当地一名望人士董公遂组织捐修。花费白银五百余两,最终修成此桥。由于系彻底重建,大家一致认为新修之桥不宜再叫李文桥,于是取“巩固天根之植”之意命名巩固桥。因桥身有5个桥孔,当地人习惯称为五洞桥。安顺府至六枝的必经之路。古老的“普六古道”起于普定经土地包穿后寨林场、桥头、过五洞桥、青年对、马桑寨、水母至老水母,梅家院坝,路段长23公里。李文桥正位于该古道上。
--人口总数:1416人 农业人口:1387人 非农业人口:29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在十二五计划中,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
--所辖村:上院,下院,小寨 生产总值:17.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下院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 资源:水,石料
偏坡村附近有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普定龙头山、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夜郎湖、莲花古洞等旅游景点,有化处荞凉粉皮、普定高脚鸡、梭筛桃、白旗韭黄、朵贝茶等特产。
村内含偏坡、上院、小寨3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组,人口1416 人,其中,农业人口1387人,非农业人口29人。居住有汉、布依等两种民族。
在化处镇偏坡村与水母村的交界处有一河,名叫木孔河,河上有一古桥——李文桥。桥长30余米,宽3米,石矢高4米,通高5米,桥身由5个圆形石孔支撑。桥面均用石板铺成,1997来,水母村青年队组村民在对桥体进行修补加固时,为方便车辆通行,遂将桥面用混泥土浇筑。两头桥尾尚露有部分过去铺就的石板,年复一年,这些青石板已然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
据桥头碑文记载,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朝初年,为方便百姓出行,当地一叫李文的官吏在河上建一木板桥,名曰李文桥。由于长久风吹雨打,木桥渐渐腐朽,不堪重负,当地吏部左堂梅瑞与当地一名望人士董公遂组织捐修。花费白银五百余两,最终修成此桥。由于系彻底重建,大家一致认为新修之桥不宜再叫李文桥,于是取“巩固天根之植”之意命名巩固桥。因桥身有5个桥孔,当地人习惯称为五洞桥。安顺府至六枝的必经之路。古老的“普六古道”起于普定经土地包穿后寨林场、桥头、过五洞桥、青年对、马桑寨、水母至老水母,梅家院坝,路段长23公里。李文桥正位于该古道上。
--人口总数:1416人 农业人口:1387人 非农业人口:29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在十二五计划中,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
--所辖村:上院,下院,小寨 生产总值:17.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下院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 资源:水,石料
偏坡村附近有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普定龙头山、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夜郎湖、莲花古洞等旅游景点,有化处荞凉粉皮、普定高脚鸡、梭筛桃、白旗韭黄、朵贝茶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