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位于启蒙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有村级公路通达。东抵玉泉村,南临西洋店、地稠村,西连巨寨村,北抵山合村。从孟洋八雪溪口溯溪壑而上两公里,形势豁然开朗,一片数百亩的田坝展现眼前。丁达、玉泉、山合三村旧统称腊洞,明清时为一侗款,属中林验洞长官司管辖。民国初期属边沙乡,19年(1930)属腊洞乡,23年(1934年)为启蒙乡第九保,置丁达。1951年属启蒙乡,1953年设和平乡于此,属和平乡管辖,1958年属和平公社,1959年公社驻地迁至巨寨,1961年属启蒙公社,1963年属和平公社,1968年属忠东公社,1970年属和平公社,1981年属巨寨公社,1984年属巨寨乡,1992年撤巨寨乡后属启蒙镇。
丁达扼处腊洞坝口右边山脚,侗语称“denildas”,意为深山老林脚下,汉译为“丁达”,有希冀人丁发达之意。靠山而坐,面坝而居,溪流在坝中蜿蜒留连。后龙山上风景林保护完好,杉、松、榉木、红豆杉、香樟、麻栗等各色大树参天簇立,日月不透。最大的一株榉木胸围3.65米,高25米。村里历来有保护规约,禁止任何人进入樵采,违者必遭重罚。过去居住密集,民国26年(1937)至1995年发生5次重大寨火,民国31年(1942)全寨烧光。民国后期,虎狼为患,死伤2人,被害耕牛11头、猪5头。民国14年(1925)发生大旱,次年(丙寅)饥荒饿死30多人。
现辖丁达、朝阳寨、中寨、金茂、高归元、便冒6个自然寨,有13个村民小组,320户,1348人,劳动力992人。村委会驻丁达。村民有龙、吴、黄、欧4姓氏,欧姓最早迁入,于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367)12月入居,始辟腊洞,现有4户。龙姓人口居多,占80%。全侗族。生产生活、节日、服饰、歌谣与婆洞无多大区别。2004—2005年便冒搬迁16户到铜鼓岔路、蔡家坪、敦寨梨子坪新村异地安置。
丁达土地总面积21300亩。其中田面积580亩,旱地面积85亩,有林地面积15736。5亩,森林覆盖率62.13%。1990年代之前,出售木材是村里经济的最主要来源,1976年村组织在地西办集体林场。实施“天保”后,外出打工和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2005年全村外出打工人员320人,收入占总经济收入的60%。
丁达村是县归元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受益村,2005年上级解决20万元的金秋梨、金桔、碰柑、核桃等果树苗,鼓励村民发展经济林。同时投资210万元兴修水利、护河堤、拦河坝,硬化道路10条3000多米,改井6口。有13户建沼气池。现丁达是启蒙镇文明村之一。
2007年,利用异地扶贫项目资金36万元用于通水、通路、通电和平整地基,将归元、便冒及大寨共28户搬迁到拱桥外境韶移民新村居住。
丁达人历来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培养,清道光十九年(1839)与玉泉、山合联办培龙书院,民国28年(1939)建腊洞短期小学。1952年设腊洞初级小学,1956年扩为高小,为和平公社中心小学。现为片区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550平方米,有教室9间,教工宿舍1栋,均为砖混结构,设有实验室、图书室。有个教学班,学生356人,教师11人,是锦屏县校园绿化先进单位。现全村计培养出大学生70人,参加国家工作102人。村医龙宪友能治肾结石,在周围较有名气。龙怀魁为农民“桥涵专家”。
清乾隆十七年(1752)村人捐资在村脚锁口处修建1座石拱桥,桥长36.5米、宽4.8米、高7.5米,拱跨度12.3米,拱正中厚1米,桥面成弧形,两边桥缘用青石护栏。为锦屏县最长、单拱跨度最大、建造最早的古石拱桥。桥边立有石碑记述修桥过程。1987年以之充公路桥,至今通车无事;石拱桥下100米处清代时建有回阑寺,四合院式建筑,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供有观音菩萨等像36尊,民国时期住有尼姑2人,1958年被拆将材料修学校;村脚2公里处有高洪瀑布,高80多米,溪水飞流直泻,悬崖、绿树、碧潭、银雾、水花,恰如一幅山水墨画。
传统节日以六月六尝新节最隆重,头天家家搞户外环境卫生。是日杀猪宰羊,包各式各样粽粑,邀请亲戚朋友来聚会。相传有一年遇夏旱,田园干涸,稼禾枯死。一后生心急如焚,在六月六日这天到寨边求雨,祈求多时,天无反映,遂一头撞在归登的石壁上,山神感动,石壁裂开,裂缝里流出一股清泉,庄稼得救了,而后生身受重伤,周围四邻八寨的人闻讯都来看望,寨里家家盛情款待客人,从此成节成俗。
1934年12月红军一小股部队长征从此经过。
丁达村附近有隆里古城、黄哨山、三江水利风景区、茅坪古镇、锦屏白水洞瀑布等旅游景点,有锦屏腌鱼、锦屏茶油、裕和腌鱼、锦屏蜂蜜、锦屏薏仁米等特产。
丁达扼处腊洞坝口右边山脚,侗语称“denildas”,意为深山老林脚下,汉译为“丁达”,有希冀人丁发达之意。靠山而坐,面坝而居,溪流在坝中蜿蜒留连。后龙山上风景林保护完好,杉、松、榉木、红豆杉、香樟、麻栗等各色大树参天簇立,日月不透。最大的一株榉木胸围3.65米,高25米。村里历来有保护规约,禁止任何人进入樵采,违者必遭重罚。过去居住密集,民国26年(1937)至1995年发生5次重大寨火,民国31年(1942)全寨烧光。民国后期,虎狼为患,死伤2人,被害耕牛11头、猪5头。民国14年(1925)发生大旱,次年(丙寅)饥荒饿死30多人。
现辖丁达、朝阳寨、中寨、金茂、高归元、便冒6个自然寨,有13个村民小组,320户,1348人,劳动力992人。村委会驻丁达。村民有龙、吴、黄、欧4姓氏,欧姓最早迁入,于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367)12月入居,始辟腊洞,现有4户。龙姓人口居多,占80%。全侗族。生产生活、节日、服饰、歌谣与婆洞无多大区别。2004—2005年便冒搬迁16户到铜鼓岔路、蔡家坪、敦寨梨子坪新村异地安置。
丁达土地总面积21300亩。其中田面积580亩,旱地面积85亩,有林地面积15736。5亩,森林覆盖率62.13%。1990年代之前,出售木材是村里经济的最主要来源,1976年村组织在地西办集体林场。实施“天保”后,外出打工和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2005年全村外出打工人员320人,收入占总经济收入的60%。
丁达村是县归元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受益村,2005年上级解决20万元的金秋梨、金桔、碰柑、核桃等果树苗,鼓励村民发展经济林。同时投资210万元兴修水利、护河堤、拦河坝,硬化道路10条3000多米,改井6口。有13户建沼气池。现丁达是启蒙镇文明村之一。
2007年,利用异地扶贫项目资金36万元用于通水、通路、通电和平整地基,将归元、便冒及大寨共28户搬迁到拱桥外境韶移民新村居住。
丁达人历来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培养,清道光十九年(1839)与玉泉、山合联办培龙书院,民国28年(1939)建腊洞短期小学。1952年设腊洞初级小学,1956年扩为高小,为和平公社中心小学。现为片区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550平方米,有教室9间,教工宿舍1栋,均为砖混结构,设有实验室、图书室。有个教学班,学生356人,教师11人,是锦屏县校园绿化先进单位。现全村计培养出大学生70人,参加国家工作102人。村医龙宪友能治肾结石,在周围较有名气。龙怀魁为农民“桥涵专家”。
清乾隆十七年(1752)村人捐资在村脚锁口处修建1座石拱桥,桥长36.5米、宽4.8米、高7.5米,拱跨度12.3米,拱正中厚1米,桥面成弧形,两边桥缘用青石护栏。为锦屏县最长、单拱跨度最大、建造最早的古石拱桥。桥边立有石碑记述修桥过程。1987年以之充公路桥,至今通车无事;石拱桥下100米处清代时建有回阑寺,四合院式建筑,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供有观音菩萨等像36尊,民国时期住有尼姑2人,1958年被拆将材料修学校;村脚2公里处有高洪瀑布,高80多米,溪水飞流直泻,悬崖、绿树、碧潭、银雾、水花,恰如一幅山水墨画。
传统节日以六月六尝新节最隆重,头天家家搞户外环境卫生。是日杀猪宰羊,包各式各样粽粑,邀请亲戚朋友来聚会。相传有一年遇夏旱,田园干涸,稼禾枯死。一后生心急如焚,在六月六日这天到寨边求雨,祈求多时,天无反映,遂一头撞在归登的石壁上,山神感动,石壁裂开,裂缝里流出一股清泉,庄稼得救了,而后生身受重伤,周围四邻八寨的人闻讯都来看望,寨里家家盛情款待客人,从此成节成俗。
1934年12月红军一小股部队长征从此经过。
丁达村附近有隆里古城、黄哨山、三江水利风景区、茅坪古镇、锦屏白水洞瀑布等旅游景点,有锦屏腌鱼、锦屏茶油、裕和腌鱼、锦屏蜂蜜、锦屏薏仁米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