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企村位于南朗镇西部。东与南朗村相邻,西连五桂群山,南连泮沙村,北与大车村接壤。
2001年11月,原白企、合里、贝里3个村合并为白企村。合并后白企村下辖白企观音座、陂角头、元山、石门路、鲤鱼地、碑头下、范屋、新村、合里大塘、田心、余屋、瓦屋下、元墩、南面村、筲箕环、横迳新村、剑门牌、甘屋、长攸连、树坑、贝里徐屋、黄屋、甘屋、贺屋、灯笼坑、横溪(刘屋)、上贺、三家村28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18.33平方公里,2005年,耕地面积2594亩,其中水稻335亩,蔬菜1294亩,水果2109亩,鱼塘479亩。另山地面积8230亩。
2005年,全村户籍户数789户,其中农业734户,非农业55户。户籍居民2607人,其中农业2363人,非农业244人。流动人口513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272人。
白企、合里、贝里村祖籍源于紫金县和兴宁市,从元末明初(约1370年)起至清嘉庆年间(1820年),有甘、陈、徐、刘、余、凌、林、黄、贺姓人及香山县的范、黄姓人先后迁此建白企、合里、贝里各自然村。
白企立村最早是观音座(约1370年),甘姓人从紫金迁此建村,因辖境最高的山岗叫白企山,故称白企,而观音座村建于状似观音莲花座的山岗下,故名。20世纪60年代,白企村改称永红大队,至70年代后又改为白企。建村历史达635年。
合里立村最早是大塘,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刘姓人从紫金迁此建村,因辖境内横迳与箭竹山两山溪水汇合向下流出口之处,故称合水口,而大塘村建在溪上游处,且村门前有一口鱼塘,故名。合水口上游各村统称合水口里,下游称合水口外。1958年改称合里、合外。
贝里立村最早是徐屋,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徐姓人从紫金迁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年),黄、甘、贺诸姓人迁来建村,村址建于似贝壳山里,且山外有村名贝头,故称贝头里,1981年简称贝里。
白企、合里、贝里地势连体于五桂山的山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中山抗日根据地,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五桂山区抗日游击队转战打击日、伪军和消灭国民党顽军的战略要地。1944年,与日军浴血奋战的“三山虎血战”就发生在贝里村的三山虎山。粉碎日军“四路围攻”、“十路围攻”等战斗都发生在此一带山区。在合水口里瓦屋下,至今仍保存着建于1923年的碉楼,曾为中山抗日义勇大队队部和抗日民主政权中山县行政督导处旧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区人民在中共中山县委的领导下,涌现一大批爱国青年积极参加中山人民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战争中成为五桂山区部队出色领导人的有刘震球、凌子云、凌伯棠、李斌。其中凌伯棠曾任广东省副省长,李斌曾任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震球曾任中山县副县长。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牺牲的刘羊根、刘容安、范安仔、陈容清、李权、甘伯强、甘金田、贺润平、黄顺英、甘桂东、李润光、余好、余福13位烈士。
白企村附近有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中山城(中山影视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茶东陈氏宗祠建筑群、集益寺等旅游景点,有中山脆肉鲩、神湾菠萝、中山杏仁饼、黄圃腊味、三沙花木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