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洞村
蓬洞村系东津开基祖表公(宋大理寺评事)桃坑刘氏昉公(龙图公129世祖)世裔朴叟公、大兴公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一四0六年)从海阳县(今潮安县)的东津桃坑迁此创村至今已二十一代约六百年了。先祖初来时这里树木茂盛蓬勃,地势高低不平,多谷洞而取名蓬洞。
本村居于韩江下游,东溪西岸,江东洲岛东南,东临韩江,西联佘厝洲,南接澄海横陇,北望龙口,是江东镇最末一个自然村。地势为全镇最低,多为冲积土,有“坚如火石,湿如膏药,三日无雨大旱,一场大雨水满洋”之农谚。旧社会几百亩“湖田”(地名)每年几乎只种一造。解放以后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餐风宿雨进行平埔改土,改造低洼田,改良土质,挖沟排涝,兴修水利,把荒埔变为良田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本村有600多户,人口2585人,(大兴公派下一支移居丰顺县,东溜下埔村人口为一千多人)以前全村住的是杉木结构的平房。自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艰苦创业,居住环境逐步改善,现在约有三分之二是二层楼房全是钢筋水泥结构。
全村干群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大为改变,为创建一个美好和谐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具体概况是:
自建水塔改善饮水
村民过去生活用水是到韩江边挑水饮用,在村干部的指导下,齐心协力筹资建水塔,大大解决全村饮水难问题。修桥造路,改建村道铺水泥路,自二00一年以来,全村投资八十多万元把泥沙路改建为总长一千八百米长的水泥路及村道修建涵洞桥樑几座,村的干道都进行平整改建并安装路灯照明,做到路通财通,方便村民各项农事活动。
本村自古到今为刘氏一姓,村民奉敬刘备、关公、张飞“桃园三结义”的三义帝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为最隆重的民俗纪念活动。是日,游子回乡,嘉宾云集,高朋满座,叙旧话新,人们共庆丰收喜悦,互祝新年如意吉祥。全村游神赛会是我村民俗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世代相传。
革命老区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効发奋进
本村位置近饶平,接澄海,解放前夕是潮澄饶交界的革0据地,一九四九年0潮澄饶地下组织武工队在本村进行活动,受澄海澄南武工队和江东地下党组织的领导直至解放。通过-对象刘贤名的影响,当地保甲长对地下革命同志采取暗中支持的态度,建立两面政权。一九四八年二月成立地下民兵组织为武工队打掩护,送情报,向当地地主借枪募粮,还参与炸毁敌人设于横陇(今上华镇横陇村)的两座炮楼。一九四九年刘朝乾(已故)、刘尧轩(已故)两人参加游击队,所以我村被评为解放战争游击队根据地村庄(革命老区)。
心系故里赤子情
本村旅居海外华侨较多,素有侨乡之称。大部分华侨居于泰国,其次是新加坡、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和地区近百户,人口约一千多人,侨胞们昔年离乡别井,漂泊异邦,思乡念亲日久。一九八0年,刘深盛乡亲发启回乡观光团,回泰国后。于一九八六年刘德盛侨胞等十九户及我村民捐资人民币四万元先重建蓬洞古庙,村民做不计酬的义务工。一九九0年由泰、港侨胞刘洽合等三十九位捐资港币十五万五千元重建关帝庙新建土地宫,广大侨胞这种爱国爱乡之精神深受村民敬仰,更可贵的是一九九四年刘洽合等二十五位华侨又捐资十万多元港币兴建一长三百多米的华侨新道,继之一九九六年二月二日刘松茂伉俪偕儿媳刘汉彬先生,陈华珍女士独家捐资人民币七十五万元由刘深盛先生三次带款回乡兴建了管区办公楼,大礼堂,幼儿园三座一体的综合大楼。使蓬洞村面貌焕然一新,桥胞们的慷慨解囊义举是千古留芳。
竹笋之乡名扬四方,继蓬洞鸡茨之后的名产
本村农业采用科学种田,耕地配套机械排灌,水田种粮,旱园种瓜果,沙洲连片种植一千多亩麻竹,年竹笋产量一千五百多吨,产值一百五十多万元,收获的竹笋是远近闻名的,其优点有二:一是属无公害蔬菜;二是竹笋内质甜脆。因沙洲是韩江流域的沉淀土,前种地瓜,是有名的蓬洞鸡茨生产基地。一九七四年,村民为防洪水之害在沙洲沿江边苦战一年肩挑沙土筑成沙堤围洲,使竹笋不为水害确保麻竹正常生长,笋产量逐年增加。
工副业逐步发展,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大地,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治穷致富蒸蒸日上
本村工副业不断发展,先后办起服装厂大小十多家,从业人员500多名。工厂多是来料加工,年产值一千一百多万元。还有电绣厂、机绣厂、毛衣厂、毛衣来料加工、家私厂(生产的家私是自己设计、雕刻、制造、油漆到出售一条龙),这些工厂解决部分劳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兴学育才,培养接班人,功在千秋
本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家乡培育人材。其发展过程是:清末办一私塾十多人,推翻满清,民国初年办起“光汉初级小学”,学生数十人,一九三五年以后改名蓬洞小学,只办初级两个班,复式(1-2、3-4年级),入学人数不足百人,老师由董事长聘请,无工资,由学生派米为薪。校址设于朴叟公祠内。抗日战争胜利后(-时期),井美建有中心小学,有钱的可到距村七华里的井美村就学高小。一九四九年才办完全小学,因教室不够,增设三个班于大兴公祠内(1-3年级)学生已有二百多人。一九七五年,村自筹建成一座三千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平房。新学校学生已近三百人。二00二年因学校校舍破旧(已被列为危房)。再投资一百五十万多元办一所占地面积八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有四层楼,全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大楼。水电、教学设施具全,学生三百多人。还在一九九八年办起松茂幼儿园配幼师几名。现在,村民文化不仅普及了小学教育,读初中、高中的不计其数,历届大学生也有几十名。
本村文化娱乐场所解放后,组建锣鼓队,音乐组,成立术明剧组,每逢村里有重大节日,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如灯迷、象棋竞赛,锣鼓队化装-、大、小机电影等,活跃了村的文化生活。
改善环境卫生设施
以前村里是垃圾成堆,到处都有,污水横流,现在已建成二大排水沟,垃圾有专人清理,逐日运出,改造厕所,平整道路,清除卫生死角,定时喷药消毒。除害灭病,全村村民都参加合作医疗,确保身体健康。
我村原是一个偏僻小村,而今已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村容村貌全新、村民安居乐业的蓬洞文明新村,虽然全村人民辛勤奋斗在隐定的社会主义环境里,尽自己的努力,农业、工副业得到腾飞猛进,而尚未能有知名人物,但藉先祖名气(昉公是宋代先贤)。紧跟时代前进,祖国经济日新月异,也鼓舞着全村干群,在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协作下,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蓬洞村。
蓬洞村附近有张氏宗祠、独树庄氏宗祠、潮安三元塔、龙湖古寨、凤凰天池等旅游景点,有凤凰单丛、潮汕贡菜、潮汕橄榄菜、大吴泥塑、“后陇红”番薯等特产。
蓬洞村系东津开基祖表公(宋大理寺评事)桃坑刘氏昉公(龙图公129世祖)世裔朴叟公、大兴公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一四0六年)从海阳县(今潮安县)的东津桃坑迁此创村至今已二十一代约六百年了。先祖初来时这里树木茂盛蓬勃,地势高低不平,多谷洞而取名蓬洞。
本村居于韩江下游,东溪西岸,江东洲岛东南,东临韩江,西联佘厝洲,南接澄海横陇,北望龙口,是江东镇最末一个自然村。地势为全镇最低,多为冲积土,有“坚如火石,湿如膏药,三日无雨大旱,一场大雨水满洋”之农谚。旧社会几百亩“湖田”(地名)每年几乎只种一造。解放以后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餐风宿雨进行平埔改土,改造低洼田,改良土质,挖沟排涝,兴修水利,把荒埔变为良田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本村有600多户,人口2585人,(大兴公派下一支移居丰顺县,东溜下埔村人口为一千多人)以前全村住的是杉木结构的平房。自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艰苦创业,居住环境逐步改善,现在约有三分之二是二层楼房全是钢筋水泥结构。
全村干群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大为改变,为创建一个美好和谐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具体概况是:
自建水塔改善饮水
村民过去生活用水是到韩江边挑水饮用,在村干部的指导下,齐心协力筹资建水塔,大大解决全村饮水难问题。修桥造路,改建村道铺水泥路,自二00一年以来,全村投资八十多万元把泥沙路改建为总长一千八百米长的水泥路及村道修建涵洞桥樑几座,村的干道都进行平整改建并安装路灯照明,做到路通财通,方便村民各项农事活动。
本村自古到今为刘氏一姓,村民奉敬刘备、关公、张飞“桃园三结义”的三义帝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为最隆重的民俗纪念活动。是日,游子回乡,嘉宾云集,高朋满座,叙旧话新,人们共庆丰收喜悦,互祝新年如意吉祥。全村游神赛会是我村民俗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世代相传。
革命老区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効发奋进
本村位置近饶平,接澄海,解放前夕是潮澄饶交界的革0据地,一九四九年0潮澄饶地下组织武工队在本村进行活动,受澄海澄南武工队和江东地下党组织的领导直至解放。通过-对象刘贤名的影响,当地保甲长对地下革命同志采取暗中支持的态度,建立两面政权。一九四八年二月成立地下民兵组织为武工队打掩护,送情报,向当地地主借枪募粮,还参与炸毁敌人设于横陇(今上华镇横陇村)的两座炮楼。一九四九年刘朝乾(已故)、刘尧轩(已故)两人参加游击队,所以我村被评为解放战争游击队根据地村庄(革命老区)。
心系故里赤子情
本村旅居海外华侨较多,素有侨乡之称。大部分华侨居于泰国,其次是新加坡、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和地区近百户,人口约一千多人,侨胞们昔年离乡别井,漂泊异邦,思乡念亲日久。一九八0年,刘深盛乡亲发启回乡观光团,回泰国后。于一九八六年刘德盛侨胞等十九户及我村民捐资人民币四万元先重建蓬洞古庙,村民做不计酬的义务工。一九九0年由泰、港侨胞刘洽合等三十九位捐资港币十五万五千元重建关帝庙新建土地宫,广大侨胞这种爱国爱乡之精神深受村民敬仰,更可贵的是一九九四年刘洽合等二十五位华侨又捐资十万多元港币兴建一长三百多米的华侨新道,继之一九九六年二月二日刘松茂伉俪偕儿媳刘汉彬先生,陈华珍女士独家捐资人民币七十五万元由刘深盛先生三次带款回乡兴建了管区办公楼,大礼堂,幼儿园三座一体的综合大楼。使蓬洞村面貌焕然一新,桥胞们的慷慨解囊义举是千古留芳。
竹笋之乡名扬四方,继蓬洞鸡茨之后的名产
本村农业采用科学种田,耕地配套机械排灌,水田种粮,旱园种瓜果,沙洲连片种植一千多亩麻竹,年竹笋产量一千五百多吨,产值一百五十多万元,收获的竹笋是远近闻名的,其优点有二:一是属无公害蔬菜;二是竹笋内质甜脆。因沙洲是韩江流域的沉淀土,前种地瓜,是有名的蓬洞鸡茨生产基地。一九七四年,村民为防洪水之害在沙洲沿江边苦战一年肩挑沙土筑成沙堤围洲,使竹笋不为水害确保麻竹正常生长,笋产量逐年增加。
工副业逐步发展,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大地,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治穷致富蒸蒸日上
本村工副业不断发展,先后办起服装厂大小十多家,从业人员500多名。工厂多是来料加工,年产值一千一百多万元。还有电绣厂、机绣厂、毛衣厂、毛衣来料加工、家私厂(生产的家私是自己设计、雕刻、制造、油漆到出售一条龙),这些工厂解决部分劳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兴学育才,培养接班人,功在千秋
本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家乡培育人材。其发展过程是:清末办一私塾十多人,推翻满清,民国初年办起“光汉初级小学”,学生数十人,一九三五年以后改名蓬洞小学,只办初级两个班,复式(1-2、3-4年级),入学人数不足百人,老师由董事长聘请,无工资,由学生派米为薪。校址设于朴叟公祠内。抗日战争胜利后(-时期),井美建有中心小学,有钱的可到距村七华里的井美村就学高小。一九四九年才办完全小学,因教室不够,增设三个班于大兴公祠内(1-3年级)学生已有二百多人。一九七五年,村自筹建成一座三千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平房。新学校学生已近三百人。二00二年因学校校舍破旧(已被列为危房)。再投资一百五十万多元办一所占地面积八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有四层楼,全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大楼。水电、教学设施具全,学生三百多人。还在一九九八年办起松茂幼儿园配幼师几名。现在,村民文化不仅普及了小学教育,读初中、高中的不计其数,历届大学生也有几十名。
本村文化娱乐场所解放后,组建锣鼓队,音乐组,成立术明剧组,每逢村里有重大节日,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如灯迷、象棋竞赛,锣鼓队化装-、大、小机电影等,活跃了村的文化生活。
改善环境卫生设施
以前村里是垃圾成堆,到处都有,污水横流,现在已建成二大排水沟,垃圾有专人清理,逐日运出,改造厕所,平整道路,清除卫生死角,定时喷药消毒。除害灭病,全村村民都参加合作医疗,确保身体健康。
我村原是一个偏僻小村,而今已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村容村貌全新、村民安居乐业的蓬洞文明新村,虽然全村人民辛勤奋斗在隐定的社会主义环境里,尽自己的努力,农业、工副业得到腾飞猛进,而尚未能有知名人物,但藉先祖名气(昉公是宋代先贤)。紧跟时代前进,祖国经济日新月异,也鼓舞着全村干群,在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协作下,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蓬洞村。
蓬洞村附近有张氏宗祠、独树庄氏宗祠、潮安三元塔、龙湖古寨、凤凰天池等旅游景点,有凤凰单丛、潮汕贡菜、潮汕橄榄菜、大吴泥塑、“后陇红”番薯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