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坷台村 | ~201 | 村庄 | 坷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杨村村 | ~202 | 村庄 | 杨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水泉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水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城关村 | ~204 | 镇中心区 | 城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南店子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南店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康家沟村 | ~206 | 村庄 | 康家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崖沟村 | ~207 | 村庄 | 红崖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胡家店村 | ~208 | 村庄 | 胡家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下河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下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东王沟村 | ~210 | 村庄 | 东王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许家沟村 | ~211 | 村庄 | 许家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安家庄村 | ~212 | 村庄 | 安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台镇位于灵台县城郊,东连新开、邵寨,南接蒲窝、陕西省麟游县天堂乡,西邻百里,北靠西屯、独店,全境总面积105.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88个合作社,3313个农户,13357口人。有回汉两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人口的73%,回族830户,3576人,分布在下河、罗家湾、东王沟、许家沟、康家沟等村,全镇有农业人口13357人,非农业人口375人,镇人民政府驻地在灵台县城。
镇域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90—1320米之间。境内有达溪河干流及蒲河、涧河、寺沟河等支流。年平均气温8.6°C,极端最高气温35.8°C,极端最低气温-23.2°C。年平均降水量654mm,且分布不均,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均日照总时数2453h,≥10°C的积温2804°C,全年无霜期157天。
解放初期,中台境内曾设安岭、坷台、中台三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中台公社,1981年改社建乡,1985年改乡建镇至今。镇属单位有中台粮管所、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营业所、财政所、信用社、供销社、农电站、农机站、计生站、敬老院、镇林场、西关小学、东大街居委会和西大街居委会。
中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资源丰富,适应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全镇共有耕地47120亩,人均3.5亩。其中川地97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6%,山台地37420亩,占79.4% 。有水平梯田27000亩,人均2亩,新修园田化1500亩。达溪河灌区主干渠纵横西川,新建岭上800立方米大水窖1眼,小水窖360眼,罐罐井630眼,水利灌溉较为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交通四通八达,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建成了城关村岭上农业立体种植综合示范点开发小区、杨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依靠科技兴农,推动粮食持续增产,全镇人工造林21000亩,其中经济林10000亩,建起东川杂果基地,南川仁用杏基地,下河牛心杏较为闻名,年产杏300多吨;全镇有村社林场25个,荒山荒坡20000亩,累计种草10000亩,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饲养大家畜6450头,每年出栏商品肉牛2000多头,产牛肉1250吨,出栏羊4000只,猪1000口,鸡上万只。.
镇域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890—1320米之间。境内有达溪河干流及蒲河、涧河、寺沟河等支流。年平均气温8.6°C,极端最高气温35.8°C,极端最低气温-23.2°C。年平均降水量654mm,且分布不均,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均日照总时数2453h,≥10°C的积温2804°C,全年无霜期157天。
解放初期,中台境内曾设安岭、坷台、中台三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中台公社,1981年改社建乡,1985年改乡建镇至今。镇属单位有中台粮管所、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营业所、财政所、信用社、供销社、农电站、农机站、计生站、敬老院、镇林场、西关小学、东大街居委会和西大街居委会。
中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资源丰富,适应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全镇共有耕地47120亩,人均3.5亩。其中川地97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6%,山台地37420亩,占79.4% 。有水平梯田27000亩,人均2亩,新修园田化1500亩。达溪河灌区主干渠纵横西川,新建岭上800立方米大水窖1眼,小水窖360眼,罐罐井630眼,水利灌溉较为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交通四通八达,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建成了城关村岭上农业立体种植综合示范点开发小区、杨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依靠科技兴农,推动粮食持续增产,全镇人工造林21000亩,其中经济林10000亩,建起东川杂果基地,南川仁用杏基地,下河牛心杏较为闻名,年产杏300多吨;全镇有村社林场25个,荒山荒坡20000亩,累计种草10000亩,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饲养大家畜6450头,每年出栏商品肉牛2000多头,产牛肉1250吨,出栏羊4000只,猪1000口,鸡上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