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关庄村 | ~201 | 村庄 | 关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宁子村 | ~202 | 村庄 | 宁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任家坡村 | ~203 | 村庄 | 任家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韩家洼村 | ~204 | 村庄 | 韩家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五星村 | ~205 | 镇中心区 | 五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郑家洼村 | ~206 | 村庄 | 郑家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青山村 | ~207 | 村庄 | 青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塔贤村 | ~208 | 村庄 | 塔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蒲窝村 | ~209 | 村庄 | 蒲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庙村 | ~210 | 村庄 | 新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一、地理位置
蒲窝乡位于灵台县中南部,东北与本县中台镇毗邻,南与陕西麟游县接壤,西连本县百里乡。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共辖10个行政村100个合作社2664户10961口人。总耕地面积47998亩,人均4.38亩。
蒲窝乡地处黄土残塬沟壑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拨在1100—1350米之间。整个地形呈凤爪形,基本是以两条大沟分割成南北走向的东、中、西三道塬组成,东塬稍宽、中塬次之,西塬更狭。相传汉刘秀避难藏土中,用麦秆通气,故称蒲窝为通气三塬。塬面虽破碎狭窄,但土质优良,野生资源丰富,林草茂盛,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3.8%。
二、气象资料
均日照时数2453小时,平均气温9.30C,年降水量650mm,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速年平均为每秒2.8米,蒸发量1440mm,干燥度80%,平均气压863hpa,无霜期170天,早霜期多出现在10月10日,晚霜期在翌年5月10日,地面冻结多开始于10月份,全年最大冻土深度48厘米,冻土严重期在2月23日左右。
三、历史沿革
蒲窝乡解放前为镇,解放后设蒲窝区;1956年撤蒲窝区归坷台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分属城关、蒲窝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属中台、百里公社管辖;1961年归灵台公社,同年12月设公社时,沿用合作化时五星农业合作社名称,取名五星公社(驻四郎殿)。1982年更名为蒲窝公社,1984年更名为蒲窝乡。蒲窝因其位于蒲谷尾而得名。
四、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业
2004年底,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3398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种植业产值2263.09万元,增长3%,林业产值238.27万元,增长5%,畜牧业产值812.58万元,增长8%,农业社会总产值3695万元。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280亩,总产量达到8600吨,夏粮总产量3160吨,秋粮总产量5440吨,全乡农村人均产粮784.6公斤,财政收入8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元。.
蒲窝乡位于灵台县中南部,东北与本县中台镇毗邻,南与陕西麟游县接壤,西连本县百里乡。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共辖10个行政村100个合作社2664户10961口人。总耕地面积47998亩,人均4.38亩。
蒲窝乡地处黄土残塬沟壑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拨在1100—1350米之间。整个地形呈凤爪形,基本是以两条大沟分割成南北走向的东、中、西三道塬组成,东塬稍宽、中塬次之,西塬更狭。相传汉刘秀避难藏土中,用麦秆通气,故称蒲窝为通气三塬。塬面虽破碎狭窄,但土质优良,野生资源丰富,林草茂盛,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3.8%。
二、气象资料
均日照时数2453小时,平均气温9.30C,年降水量650mm,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速年平均为每秒2.8米,蒸发量1440mm,干燥度80%,平均气压863hpa,无霜期170天,早霜期多出现在10月10日,晚霜期在翌年5月10日,地面冻结多开始于10月份,全年最大冻土深度48厘米,冻土严重期在2月23日左右。
三、历史沿革
蒲窝乡解放前为镇,解放后设蒲窝区;1956年撤蒲窝区归坷台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分属城关、蒲窝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属中台、百里公社管辖;1961年归灵台公社,同年12月设公社时,沿用合作化时五星农业合作社名称,取名五星公社(驻四郎殿)。1982年更名为蒲窝公社,1984年更名为蒲窝乡。蒲窝因其位于蒲谷尾而得名。
四、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业
2004年底,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3398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种植业产值2263.09万元,增长3%,林业产值238.27万元,增长5%,畜牧业产值812.58万元,增长8%,农业社会总产值3695万元。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280亩,总产量达到8600吨,夏粮总产量3160吨,秋粮总产量5440吨,全乡农村人均产粮784.6公斤,财政收入8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