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洞村位于盘陀镇东北部,北邻蒲野村,南邻通坑村,西邻大南坂农场新民作业区,东邻大南坂农场青年山作业区。发源于梁山的盘陀溪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本村,至蒲野村汇入鹿溪。
政区沿革
上洞原名象洞,讹音上洞。清代为八都象洞保。民国时期属盘陀乡(后合并于绥安镇)的蒲凤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二区的上洞乡,1 9 5 5年1 2月第二区改称石榴区,上洞乡合并于蒲凤乡,成立猛进生产合作社,1 9 5 8年9月,属石榴公社梅林管理区的上洞大队,1984年9月撤销管理区,上洞大队改属石榴公社分设的盘陀公社,1 9 8 4年9月属盘陀乡(1 992年2月改为镇)所辖的上洞村,辖上洞、后埔、下阮、下墟、娘仔寨、苏陂6社。现共有684户,2850人。
姓氏源流
上洞社为林姓聚居地,祖先源自平和五寨埔坪(埔坪林姓从漳浦路下分传)。后埔为王姓聚居地。下阮原为陈姓所居,现在詹姓成为主要姓氏。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水田2 1 4 5亩,农地8 9 2亩,从前以种水稻、番薯、花生、大豆为主,近年来随经济效益而调整作物种类,种水稻1 6 0 0亩,粮食自给有余,种甘蔗4 5 0亩,香蕉5 0 0亩,及其他果树。有山坡地,造林1 0 0 0亩,种荔枝2 5 0 0亩、龙眼4 5 0亩、桃李4 0 0亩。有池塘多处,共约50亩,用于养鱼。有采石场一处,石雕厂一家。有从事运输的手扶拖拉机1 8辆、汽车l辆。有建筑工4组,每组5~6人。外出受雇为人开车者5人,做工者2 00多人,从事商业、饮食及其他服务行业者50多人。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 1 00元。
家家饮用井水,以电灯照明,电视装机普及率9 3%,电话装机4 6 0部·普及率70%。
有村计生服务站、医疗所、村部办公楼,有日用品小店多家。
上洞小学,1984至1985年建教学楼2座,校园面积4200平方米,校舍面积1372平方米,设9班级,学生272人,教师11人。幼儿班3班,学童80多人。
1975年建上洞石桥一座。1973年建下阮石陂一座。1977年建后埔石陂一座。1998-1999年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0多万元,由村民投工,进行“上洞洋”及“下圩洋”水利与道路建设,扩大灌溉,且使各村都可通机动车。2002年5月修建一条自后埔通324线的乡村公路,水泥路面宽6米,长500米,投资19万元。
上洞村附近有漳浦六鳌翡翠湾滨海度假区、漳州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旧镇大蚝、漳浦沙西红鲟、乌石荔枝、沙西榕树盆景、深土紫菜等特产。
政区沿革
上洞原名象洞,讹音上洞。清代为八都象洞保。民国时期属盘陀乡(后合并于绥安镇)的蒲凤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二区的上洞乡,1 9 5 5年1 2月第二区改称石榴区,上洞乡合并于蒲凤乡,成立猛进生产合作社,1 9 5 8年9月,属石榴公社梅林管理区的上洞大队,1984年9月撤销管理区,上洞大队改属石榴公社分设的盘陀公社,1 9 8 4年9月属盘陀乡(1 992年2月改为镇)所辖的上洞村,辖上洞、后埔、下阮、下墟、娘仔寨、苏陂6社。现共有684户,2850人。
姓氏源流
上洞社为林姓聚居地,祖先源自平和五寨埔坪(埔坪林姓从漳浦路下分传)。后埔为王姓聚居地。下阮原为陈姓所居,现在詹姓成为主要姓氏。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水田2 1 4 5亩,农地8 9 2亩,从前以种水稻、番薯、花生、大豆为主,近年来随经济效益而调整作物种类,种水稻1 6 0 0亩,粮食自给有余,种甘蔗4 5 0亩,香蕉5 0 0亩,及其他果树。有山坡地,造林1 0 0 0亩,种荔枝2 5 0 0亩、龙眼4 5 0亩、桃李4 0 0亩。有池塘多处,共约50亩,用于养鱼。有采石场一处,石雕厂一家。有从事运输的手扶拖拉机1 8辆、汽车l辆。有建筑工4组,每组5~6人。外出受雇为人开车者5人,做工者2 00多人,从事商业、饮食及其他服务行业者50多人。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 1 00元。
家家饮用井水,以电灯照明,电视装机普及率9 3%,电话装机4 6 0部·普及率70%。
有村计生服务站、医疗所、村部办公楼,有日用品小店多家。
上洞小学,1984至1985年建教学楼2座,校园面积4200平方米,校舍面积1372平方米,设9班级,学生272人,教师11人。幼儿班3班,学童80多人。
1975年建上洞石桥一座。1973年建下阮石陂一座。1977年建后埔石陂一座。1998-1999年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0多万元,由村民投工,进行“上洞洋”及“下圩洋”水利与道路建设,扩大灌溉,且使各村都可通机动车。2002年5月修建一条自后埔通324线的乡村公路,水泥路面宽6米,长500米,投资19万元。
上洞村附近有漳浦六鳌翡翠湾滨海度假区、漳州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旧镇大蚝、漳浦沙西红鲟、乌石荔枝、沙西榕树盆景、深土紫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