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
又名高厝,亦称霁江。位于永宁南1.3公里,西与梅林、东与浯沙为邻。姓氏皆为高。清道光版《晋江县志》则称为“寨下”。可见,清朝初、中期此地的正式地名为“寨下”。顺治年间,清政府为控制深沪湾,以防范郑成功的征讨,曾在此设有东、西两寨,俗称“寨仔”,实为炮台。东寨设于西埔尾,民国初年毁没。另一处在之东南隅,至20世纪60年代虽已破损,但轮廓尚存。该寨全长19.7米,高3.16米,宽2.5米。寨墙有枪眼,寨内可置数炮。“寨下”即由此得名。外高又称“霁江”,则因“霁”与“寨”谐音衍变而来。
明朝,该地原系张氏聚居。明代中叶,高氏插居于此。后高氏人口蕃衍迅速,张氏反而日见稀微,最后剩下少数人丁,外徙他乡。从此,滨海之地成了高氏家园。而寨下也因寨仔的颓毁渐渐被人遗忘,倒是以高氏聚居地称之为“高厝”,更被群众普遍接受。后来,为拓展生计,村中部分人迁入永宁城内居住。为有所区别,则将城外之高厝称为“外高”。 (郑天应)
外高村附近有闽南黄金海岸度假区(石狮黄金海岸)、李子芳故居、董云阁烈士故居及其烈士墓、石狮晋江姑嫂塔、朝天寺等旅游景点,有永宁太平洋牡蛎、古浮紫菜、甜粿、石狮甜粿、安海捆蹄等特产。
又名高厝,亦称霁江。位于永宁南1.3公里,西与梅林、东与浯沙为邻。姓氏皆为高。清道光版《晋江县志》则称为“寨下”。可见,清朝初、中期此地的正式地名为“寨下”。顺治年间,清政府为控制深沪湾,以防范郑成功的征讨,曾在此设有东、西两寨,俗称“寨仔”,实为炮台。东寨设于西埔尾,民国初年毁没。另一处在之东南隅,至20世纪60年代虽已破损,但轮廓尚存。该寨全长19.7米,高3.16米,宽2.5米。寨墙有枪眼,寨内可置数炮。“寨下”即由此得名。外高又称“霁江”,则因“霁”与“寨”谐音衍变而来。
明朝,该地原系张氏聚居。明代中叶,高氏插居于此。后高氏人口蕃衍迅速,张氏反而日见稀微,最后剩下少数人丁,外徙他乡。从此,滨海之地成了高氏家园。而寨下也因寨仔的颓毁渐渐被人遗忘,倒是以高氏聚居地称之为“高厝”,更被群众普遍接受。后来,为拓展生计,村中部分人迁入永宁城内居住。为有所区别,则将城外之高厝称为“外高”。 (郑天应)
外高村附近有闽南黄金海岸度假区(石狮黄金海岸)、李子芳故居、董云阁烈士故居及其烈士墓、石狮晋江姑嫂塔、朝天寺等旅游景点,有永宁太平洋牡蛎、古浮紫菜、甜粿、石狮甜粿、安海捆蹄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