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坊村概貌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全坊村,系上杭县旧县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以北旧县河与九曲溪汇合口南畔,距县城25公里,与乡政府和旧县市场一河之隔,东与龙溪村相连,西与兰田村接壤。
[村落面积与居民]
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400多人,322户,10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
我村几年来在上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全面完成了龙溪村至全坊小学的村主干道硬化,各叉道、小巷都已全面完成道路硬化工程。村容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多年来,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文明村”、“二基“验收先进单位等荣誉。
[历史人文]
全坊古称“坊“,属上杭县白砂里。公元994年,上杭由场升县,县治由永定高陂迁至白砂碧沙坑。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迁旧县语口市(即全坊村),历时28年。建县时沿河有一街道,名曰:坎头街,由东向西约0。5公里长。设有县衙、教场、孔庙、赌场、作坊、商店等;建有上、中、下三个码头,七个天灯,七条巷;设有语口渡和下渡,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上百只大小木船云集语口渡岸,运来潮汕的海盐、海货、布匹;本地及邻乡的土纸、土特产等也从这里远销外地,一派繁华景象。可惜,千百年来,屡经洪水冲毁,街址旧迹已不存在,现存中巷天灯一个。“语口渡”碑记两块。
随着县治的迁徙,人口逐渐外移,时至明朝(约600年前),有谢姓始祖荣盛公,从安乡迁来全坊,凿洞开渠,在九曲溪下侧开凿一条石洞,名曰“穿石垅”洞长约50余米,宽1米,洞内最高处1.8米,洞内间隔几步凿有放油灯照明的小壁台。有“一箩石子一箩钱”之说,(即凿一箩碎石付一箩铜钱的工资),穿石垅的凿通对发展全坊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这条引水古洞至今仍灌溉着400多亩良田,满足全村人民的生活用水。
[建筑景观]
村里有二座古庙。一是“萧何堂”,位于坎头街尾,相传原系一湾深潭,名曰“仙湖塘”,水流急,漩涡深,时有塌堤,翻船,溺水等事故发生,为了祈保水路平安,先民就把“仙湖塘”填起来,筑成田螺形的石墩,并兴建庙宇,供奉汉代三杰。至于何年始建,尚无考证。只流传“未有旧县先有萧何堂”。可见在建县一千多年前,就有“萧何堂”了。二为“妈祖庙”,又叫“天后宫”,位于村尾水口,始建于清道光22年7月(1842年),毁于1930年庚午洪水,后人为复兴古迹,于2000年重建,现宫灯不夜,香客络绎不绝。
[物产经济]
凭着靠近市场优势,村民从事豆腐作坊的有80余户,生产的豆腐、豆腐干以其“韧、脆、香”而闻名杭川大地,素有“旧县豆腐,杭川第一”之称。
全坊村附近有红色交通线接头点旧址(通济庵)、旧县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敦和堂)、古田会议旧址、梅花山·华南虎园、上杭才溪红色景区等旅游景点,有上杭槐猪、上杭乌梅、上杭萝卜干、下都沙田柚、南阳糍粑等特产。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全坊村,系上杭县旧县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以北旧县河与九曲溪汇合口南畔,距县城25公里,与乡政府和旧县市场一河之隔,东与龙溪村相连,西与兰田村接壤。
[村落面积与居民]
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400多人,322户,10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
我村几年来在上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全面完成了龙溪村至全坊小学的村主干道硬化,各叉道、小巷都已全面完成道路硬化工程。村容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多年来,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文明村”、“二基“验收先进单位等荣誉。
[历史人文]
全坊古称“坊“,属上杭县白砂里。公元994年,上杭由场升县,县治由永定高陂迁至白砂碧沙坑。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迁旧县语口市(即全坊村),历时28年。建县时沿河有一街道,名曰:坎头街,由东向西约0。5公里长。设有县衙、教场、孔庙、赌场、作坊、商店等;建有上、中、下三个码头,七个天灯,七条巷;设有语口渡和下渡,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上百只大小木船云集语口渡岸,运来潮汕的海盐、海货、布匹;本地及邻乡的土纸、土特产等也从这里远销外地,一派繁华景象。可惜,千百年来,屡经洪水冲毁,街址旧迹已不存在,现存中巷天灯一个。“语口渡”碑记两块。
随着县治的迁徙,人口逐渐外移,时至明朝(约600年前),有谢姓始祖荣盛公,从安乡迁来全坊,凿洞开渠,在九曲溪下侧开凿一条石洞,名曰“穿石垅”洞长约50余米,宽1米,洞内最高处1.8米,洞内间隔几步凿有放油灯照明的小壁台。有“一箩石子一箩钱”之说,(即凿一箩碎石付一箩铜钱的工资),穿石垅的凿通对发展全坊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这条引水古洞至今仍灌溉着400多亩良田,满足全村人民的生活用水。
[建筑景观]
村里有二座古庙。一是“萧何堂”,位于坎头街尾,相传原系一湾深潭,名曰“仙湖塘”,水流急,漩涡深,时有塌堤,翻船,溺水等事故发生,为了祈保水路平安,先民就把“仙湖塘”填起来,筑成田螺形的石墩,并兴建庙宇,供奉汉代三杰。至于何年始建,尚无考证。只流传“未有旧县先有萧何堂”。可见在建县一千多年前,就有“萧何堂”了。二为“妈祖庙”,又叫“天后宫”,位于村尾水口,始建于清道光22年7月(1842年),毁于1930年庚午洪水,后人为复兴古迹,于2000年重建,现宫灯不夜,香客络绎不绝。
[物产经济]
凭着靠近市场优势,村民从事豆腐作坊的有80余户,生产的豆腐、豆腐干以其“韧、脆、香”而闻名杭川大地,素有“旧县豆腐,杭川第一”之称。
全坊村附近有红色交通线接头点旧址(通济庵)、旧县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敦和堂)、古田会议旧址、梅花山·华南虎园、上杭才溪红色景区等旅游景点,有上杭槐猪、上杭乌梅、上杭萝卜干、下都沙田柚、南阳糍粑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