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高坑村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高坑村隶属:陈埭镇
区划代码:350582103代码前6位:350582
长途区号:0595 邮政编码:362000
车牌号码:闽C行政级别:村

高坑村概况

【地名含义】古南宋永宁卫高氏家族携眷籍捷足先登开埠,因此得名古高登乡。1958年沿海发生建国初最大水灾泛滥,水灾冲洗千亩良田成为坑坑洼洼,一片狼藉,当时工作组住点上报时,以高坑村命名。别名,高登里。

【历史沿革】南宋宁宗三年(公元1194年)为澳后埠。南宋宁宗十一年(1202年)永宁卫高氏家族开埠澳后改成高登乡。元、明、清、民国、共和国,1958年沿用高登乡756年之久。1958年改为高坑生产大队。明、清属二十九都。民国33年(1944年)属青阳乡金登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池店乡;1959年苏厝公社。1961年划属陈埭公社高坑大队;1984年改陈埭镇高坑村委会。

【辖区范围】高坑村位于陈埭镇区西北约4公里处,东与海美、庵上相连,西与池店镇赤塘洋茂为邻,北与池店镇溜石村毗邻,南与洋茂的自然村仓头村相邻。乡镇村公路贯穿,将村区分为南北片区。

【村容村貌】高登(高坑)村位于泉州南门外东南麓丘陵地带,元、明时垦海滩围埭扩充耕地农田千亩,包括丘陵山地总面积3.53平方公里。人口2975人,高坑村民风淳朴,民生小康水平,居住宅较保守发展,公益-业心非常明朗,人文景观发展一般。人口偏向老龄化。治安方面有高登三堡历史渊源,氏族之间和睦相处。宗教信仰多元化,以民间鬼神信仰为主,佛教、道教、基督教等信仰者较少。

【历史人文】高坑村是一个多氏族的乡里,宋宁宗十二年龙湖石龟许氏家族与高氏有氏族同宗历史渊源关系入乡开支。元朝顺帝九年1307年延陵吴氏入高登开支。元朝成宗十四年1274年顶堡张氏家族开支。1309年迁居下堡,1318年金厝间金氏、李氏、刘氏因瘟疫灾害灭绝,现遗址依存。往后金姓、李姓、刘姓灭绝荒废遗址变成各氏族风水冢地。1351年元顺帝年间贝头柳氏家族开支高登。1372年明洪武四年影边陈氏家族开支高登。1457年明代宗年间丰州黄氏开支。1735年清乾隆17年东垵王氏家族开支高登。清同治七年1868年溜石朱氏家族开支高登。共和国1962年陈埭四境丁氏行医留居高登。自南宋高许姓开埠高登后,各氏族的迁居,至今高坑历程806年,十个氏族的繁衍生息故土。柯岭自然村开埠于清雍正1736年(清雍正十四年)位于高坑村西北放,有三个氏族,张、陈、李、刘四姓。人口200多人,面积包括耕地、山田结合约300多亩,人文世故,具有神奇的历史典故和传说。高坑三堡又来追溯到明永乐时代,古高登是依丘陵傍海的地理位置,当时泉州东海湾时遭到倭寇入侵。高登澳是商船停泊避风之澳,经常收到倭寇骚扰,原住民为了保护番商停泊船只、后勤补给等工作和物资装卸、航海人员修养等事务,按照地理位置设立防务堡,南边以高氏设立防务大厝堡,以高氏祠堂至金厝下间南片区,西边设立防务顶堡,因为西片区地势居高可俯瞰全村每个角落。东边设立防务下堡,属于前沿海埭边防务重要位置,北边有溜石沿靠晋江流域内海与泉州故称隔江相望,港口把守较严。高坑五座祠堂,历史沧桑,其代表作非常与众不同。为什么五座祠堂均坐南向北,并不是高坑的位置,南高北低的原理,是值得深入研究,例如高氏祠堂主体是东坐西向,但外护门是向;张氏祠堂、吴氏祠堂、柳氏祠堂均坐南朝北;顶堡六社祠堂一直同样也南坐北向。唯有王姓、陈姓、许姓、黄姓、朱姓顶堡五姓不立祠,其历史有着一段人世间的悲剧演义。侨居海外侨胞港澳千人左右,早期先民移居台湾开埠,各氏族均有,根据族谱记载,王氏开支台湾台中南庄至今5000多人,300多年。

【文教卫生】1945年由华侨支助和乡绅配合,创办高登私立小学,历时六年。1960年改为高坑小学,课堂分布在本村柳厝大楼,高厝大楼等。当时海尾、仙石学生均就高坑私立小学。1970年菲、港等华侨捐资新建小学校舍、办公楼。1978年建立初中部。1979年校舍、礼堂继续扩充建设。2000年校舍危房重新改建。1990年华侨投建新高登中学校区。同时配备幼儿园等教育系列发展。

【医疗卫生】从建国的合作医疗点延伸到如今个体卫生医疗所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后期企业发展较慢,从家庭作坊伊始发展称规模的厂家公司,以鞋业为主,其他产业同步有所发展,但相比较高坑企业等各方面相对发展缓慢。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村,高坑村榜上有名。

高坑村附近有陈埭丁氏宗祠清源山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安平桥(五里桥)灵源山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深沪花生深沪糖芋深沪鱿鱼干深沪紫菜深沪巴浪脯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