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岭镇茗洋村地处福鼎的西北部山区,海拔450一500米,离福鼎域区约15公里,东与福鼎贯岭镇分关村毗邻,南与贯岭村接壤,西连贯岭溪底村,北与浙江泰顺交界,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7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3038人,734户,辖24个自然村。
[村风村貌] 茗洋村是闽东著名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当地民众勤劳纯朴。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茗洋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五通”目标,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创一定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槟榔芋、黄栀子、茶叶等为主,先后被福鼎市评为林业工作先进单位,老区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整治村及整村推进开发扶贫重点村,2006年又被列为福鼎市首批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人文] 茗洋原为一个乡,现为行政村。早在1935年,闽东特委书记叶飞就派员到茗洋进行革命活动,1935年,在这里成立0鼎泰区委,划属闽浙临时省委领导,福鼎县委机关也曾设在这里,刘英、粟裕、郑丹甫等革命前辈都曾在茗洋山区开展革命活动,茗洋成为了闽浙边界革命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茗洋人民始终和边区党血内相连,甘苦与共,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巧妙地同敌人斗争,被评为烈士的就有16人,敌人恨透了这里的人民,他们说茗洋人连骨头都是红的,“红茗洋”由此闻名遐迩。茗洋红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多名党政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服务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有的还走向世界,多有建树。
[建筑景观] 茗洋村现留有建筑于清朝末年的东宫大戏台,台顶及四周雕印精美,花鸟、人物栩栩如生,优雅别致。2007年兴建的“红茗洋”革命纪念馆展示革命战争年代闽浙边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和老区人民不屈不饶,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事迹,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物产经济] 生产槟榔芋、黄栀子、绿麻竹等
茗洋村附近有太姥山、九鲤溪瀑(杨家溪)、牛郎岗海滨浴场、国兴寺游览区、摩霄峰游览区等旅游景点。有福鼎白茶、福鼎白琳工夫、福鼎芋、桐江鲈鱼、福鼎黄栀子等特产。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7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3038人,734户,辖24个自然村。
[村风村貌] 茗洋村是闽东著名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当地民众勤劳纯朴。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茗洋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五通”目标,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创一定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槟榔芋、黄栀子、茶叶等为主,先后被福鼎市评为林业工作先进单位,老区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整治村及整村推进开发扶贫重点村,2006年又被列为福鼎市首批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人文] 茗洋原为一个乡,现为行政村。早在1935年,闽东特委书记叶飞就派员到茗洋进行革命活动,1935年,在这里成立0鼎泰区委,划属闽浙临时省委领导,福鼎县委机关也曾设在这里,刘英、粟裕、郑丹甫等革命前辈都曾在茗洋山区开展革命活动,茗洋成为了闽浙边界革命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茗洋人民始终和边区党血内相连,甘苦与共,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巧妙地同敌人斗争,被评为烈士的就有16人,敌人恨透了这里的人民,他们说茗洋人连骨头都是红的,“红茗洋”由此闻名遐迩。茗洋红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多名党政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服务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有的还走向世界,多有建树。
[建筑景观] 茗洋村现留有建筑于清朝末年的东宫大戏台,台顶及四周雕印精美,花鸟、人物栩栩如生,优雅别致。2007年兴建的“红茗洋”革命纪念馆展示革命战争年代闽浙边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和老区人民不屈不饶,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事迹,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物产经济] 生产槟榔芋、黄栀子、绿麻竹等
茗洋村附近有太姥山、九鲤溪瀑(杨家溪)、牛郎岗海滨浴场、国兴寺游览区、摩霄峰游览区等旅游景点。有福鼎白茶、福鼎白琳工夫、福鼎芋、桐江鲈鱼、福鼎黄栀子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