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北村简介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菰北村位于福鼎市东南方向,距店下集镇7.5公里,交通便利,地处秦屿镇、沙埕镇、店下镇相交中心地带,东距沙埕小白鹭沙滩3公里,西距元当海滨浴场10公里;距福鼎市区50公里,土地肥沃,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拥有一座千年古刹——三门寺,它与原始森林为伴,清澈的小溪穿过原始森林,流过古刹;500多年李氏古居、雕刻十分精细,屋中有屋;还有千年古榕树、民间传统木偶戏、唐朝遗留下的马槽、古井。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是个农家乐休闲好去处。
二、社会经济条件
全村辖有16个村民小组,756户,2850人(其中男性1498人,女性1352人),劳动力1926人,党员50人,村民代表51人)。即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又是少数民族村,有汉、畲、回3个民族,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随着“造福工程”和搬迁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在2006年的“桑美”台风袭击后,大量的偏远山区人口不断的向中心村、集镇聚集。少数民族人口863人(其中畲族人口718人,回族人口145人),主要分布在三门堂、三门寺、古岭头等10个自然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0.3%,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畲族婚嫁、山歌等传统习俗都具有突出的少数民族特色。全村拥有水田面积1350亩,旱地770亩,茶园1210亩(其中无公害茶园基地380亩、铁观音100多亩),果园512亩,油茶220亩,黄栀子260亩(其中基地60亩),中药材(佛手)基地100亩,毛竹120亩,林地6340亩,森林覆盖率67%;适宜发展柑桔、绿麻竹、高产茶叶、四季柚、蘑菇等经济作物;村里拥有一座小(一)型龟墩水库蓄水量达220万立方,一座小(二)型水库,蓄水量达12万立方,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为500吨。85%村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盛产水稻、茶叶、瓜果等经济农作物。
菰北村附近有太姥山、九鲤溪瀑(杨家溪)、牛郎岗海滨浴场、国兴寺游览区、摩霄峰游览区等旅游景点,有福鼎白茶、福鼎白琳工夫、福鼎芋、桐江鲈鱼、福鼎黄栀子等特产。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菰北村位于福鼎市东南方向,距店下集镇7.5公里,交通便利,地处秦屿镇、沙埕镇、店下镇相交中心地带,东距沙埕小白鹭沙滩3公里,西距元当海滨浴场10公里;距福鼎市区50公里,土地肥沃,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拥有一座千年古刹——三门寺,它与原始森林为伴,清澈的小溪穿过原始森林,流过古刹;500多年李氏古居、雕刻十分精细,屋中有屋;还有千年古榕树、民间传统木偶戏、唐朝遗留下的马槽、古井。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是个农家乐休闲好去处。
二、社会经济条件
全村辖有16个村民小组,756户,2850人(其中男性1498人,女性1352人),劳动力1926人,党员50人,村民代表51人)。即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又是少数民族村,有汉、畲、回3个民族,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随着“造福工程”和搬迁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在2006年的“桑美”台风袭击后,大量的偏远山区人口不断的向中心村、集镇聚集。少数民族人口863人(其中畲族人口718人,回族人口145人),主要分布在三门堂、三门寺、古岭头等10个自然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0.3%,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畲族婚嫁、山歌等传统习俗都具有突出的少数民族特色。全村拥有水田面积1350亩,旱地770亩,茶园1210亩(其中无公害茶园基地380亩、铁观音100多亩),果园512亩,油茶220亩,黄栀子260亩(其中基地60亩),中药材(佛手)基地100亩,毛竹120亩,林地6340亩,森林覆盖率67%;适宜发展柑桔、绿麻竹、高产茶叶、四季柚、蘑菇等经济作物;村里拥有一座小(一)型龟墩水库蓄水量达220万立方,一座小(二)型水库,蓄水量达12万立方,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为500吨。85%村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盛产水稻、茶叶、瓜果等经济农作物。
菰北村附近有太姥山、九鲤溪瀑(杨家溪)、牛郎岗海滨浴场、国兴寺游览区、摩霄峰游览区等旅游景点,有福鼎白茶、福鼎白琳工夫、福鼎芋、桐江鲈鱼、福鼎黄栀子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