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历史沿革略记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2016-2-26 12:43:09]
  邵东古属荆州。相传西周王族召伯曾经巡行南国,以推广文王政治。我县甘棠角、棠下桥,据传召伯曾在此听过政。这说明距今三千年的时候,我县文化已较发达。
  春秋战国时,我县属楚国。屈原在第二次流放时,沿湘江而蒸水(古名佘水),到过佘田桥。清初,佘田桥尚存渔夫亭、湘君祠等古迹。二千余年来,我县人民一直在纪念屈原,表达自己对爱国者的深切怀念。
  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设郡县,我县属长沙郡。西汉初年,我县属长沙国昭陵县。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改昭陵县属零陵郡。

  公元五年,汉平帝刘衎设置昭阳侯国,仍属零陵郡。当时的昭阳侯国,地域大致相当于今邵东。邵东在历史上单独建制为侯国(相当于现在的县)一级政体,是从这时开始的,以后经东汉、蜀、吴、晋、宋、齐、梁、陈八个朝代,连续近六百年(直至公元581年隋灭陈),今邵东地域一直为县一级单独建制,只是隶属和名称常有变动而已。三国时,张飞取零陵郡,邵东属蜀国。关羽失荆州,邵东并入吴国。公元266年,吴王孙皓分零陵北部另设昭陵郡,郡治在今邵阳市。它辖五县:昭陵、邵阳(邵东)、夫夷(新宁)、高平(隆回)、武冈。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为避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改昭阳县为邵阳县。邵阳之名从此开始,但这邵阳正是今之邵东,县治在余家桥。
  公元581年,隋朝废邵陵郡,改名为邵阳县,又将县治从余家桥迁至今邵阳市(从此时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邵东再没在历史上单独建立县级政体)。隋代属潭州管辖的邵阳县,范围十分广大,大体上相当于现今的邵东、邵阳市、邵阳县、新邵县、隆回、城步、新宁、武冈、绥宁、洞口。
  隋炀帝时,邵阳县为肖铣所占,邵阳县改称建州。唐高宗改建州为南梁州,唐太宗复改南梁州为邵州,唐玄宗又改邵州为邵阳郡,唐肃宗又改邵阳郡为邵州,属江南道管辖。五代天福年间(公元942年)曾一度改邵州为敏州,邵阳县为敏政县。然为时很短,旋即改为邵州,敏政县为邵阳县,属湖南道武安军管辖。
  宋朝分全国为十五路,邵州属荆湖南路。南宋理宗赵昀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他登基做皇帝,改年号为宝庆(公元1225年),将邵州升为宝庆府。这是用皇帝自己的年号来命名封地,做为纪念。宝庆这个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元朝在全国设十一个行省,邵阳隶属湖广省宝庆路。明朝时,邵阳县隶属湖南道宝庆府。清朝,邵阳县隶属湖南布政使司宝庆府。
  护法战争前后,宝庆府改为宝庆县,1928年,宝庆县改为邵阳县。1938年,全湖南划为九个行政区,邵阳为第六行政区。
  1949年10月10日,邵阳获得解放,随即成立邵阳县人民政府。1951年11月17日,成立了邵阳县驻邵东办事处,地域辖当时邵阳县的八至十三区以及第一区和十四区的一部分。
  1952年2月1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正式成立邵东县。邵东县成立后,辖17个区,499个乡和两市镇、范家山、佘田桥、廉桥4个镇。1955年撤区并乡,全县划为55个乡和两市镇。1958年,将板桥、石桥、鸡笼、蒋河桥及高崇山乡的大部分划入邵阳市,并将界岭街双峰管辖的一边及腰铺等地划入邵东。同年10月撤乡镇,建立17个人民公社。1961年,全县调整为8个区、73个公社、3个城市公社、7个国营农林场。1962年11月,邵阳市高崇山公社的大部分和鸡笼、蒋河桥、板桥复划归邵东。同时,全县调整为9个区、80个人民公社、1个镇。1963年,将邵阳县高塘、横板、马土皂3个大队划归邵东。1965年,全县调整为9个区、43个人民公社、1个镇。1969年,邵阳县山东大队划入邵东。1970年,新邵县合心、万富2个大队划入邵东。1977年,高崇山、鸡笼2个公社划入邵阳市。
  197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南省建立涟源地区(后改称娄底地区),邵东县从邵阳地区划出,改属涟源(娄底)地区管辖。
  1983年8月,实行市带县体制,邵东县又从娄底地区划出,改属邵阳市管辖。同年8月4日,邵东县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撤销牛马司、佘田桥、廉桥3个乡,设置3个镇。
  1984年2月8日,省委下达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的通知,随即全县把人民公社改为41个乡和1个区级镇。同年12月29日,撤销仙槎桥、范家山、火厂坪3个乡,建立3个镇。
  1985年3月9日,板桥、蒋河桥两个乡划归邵阳市郊区管辖。
  至此,全县辖17镇8乡1场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作者:胡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