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13 0:20:25]
一条弯曲的山道,一处茂密的水口,一方青翠的山岗,一湾清澈的河水,一片寂静的沙洲,一座简朴的木桥,似乎组成了千年磻溪的全部,构成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
其实不然,磻溪不仅风光绮丽,而且极具深邃的文化底蕴。
磻溪古称“竹源磻村”,现名“磻村”。地处皖赣边境的崇山峻岭之间,属祁门县闪里镇辖区范围。磻溪陈氏与坑口陈氏同宗,其祖序公号“彦文”,唐时官至户部侍郎,因黄巢之乱,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十月初三日奉敕封天下兵马副元帅,统人马180万,与长子广、次子度随征到歙州篁墩,巢败复追到饶郡浮梁北隅盐仓岭,后战死,被封为忠烈侯。其后人京公由浮北迁祁西竹源,见“山水幽幽,木石清奇”,就在此定居,因此祁西成为“竹源派”。到了十八世祖亨龙之子次五、次六公时,又见磻溪“其山巍巍,其水清清,气势雄阔”,就同居一村,他们的子孙也就在此繁衍至今。
磻溪,自然没有高层的建筑,更看不见摩天楼群,唯有的便是那些敦厚的民居,它被隐藏在一条条窄巷里。没有路标指路,一般外人是难以在迷宫似的巷道中找到出口的。在村子下首有座祠堂,它并不算大,也没有恢弘的气势,村人将其美名曰“敦典堂”,取“敦典庸礼”之意,于清咸丰年间为次六公而建。祠堂虽小,名气却大,大得几乎成为人们从千里万里之外寻找这个群山里的小村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也十分简单,就只因为祠堂中有座精美的古戏台。这座古戏台坐南朝北,有门楼、戏台、廊庑和祠堂内享、寝楼组成,总建筑面积不过一个篮球场那样大,戏台、天井和两侧廊庑占据其前间。据老人说:原有观戏楼是在一个夜深人静之时被雷击所毁,到了民国时候就复原成了现在这个模样。戏台的台面是用活动的短柱支撑的,可以拆卸,台正中顶部有一个穹形藻井,据说是在演出时可以产生共鸣,达到扩音效果,古人的聪颖实为发挥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一些精致的木雕布满其间,其中的“五福捧寿”、“八仙过海”、“龙腾虎跃”等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整个戏台布局给人的感觉就是紧凑而又朴素,简洁而有变化、灵活而又不失工整,堪称古戏台建筑艺术之典范。
在村中上首,另有一祠曰“嘉会堂”,为次五公而建,亦为清咸丰年间所建,其中也设有戏台,戏台藻井至今仍是清晰,一层一层地往内收敛,然后向外翻卷,硕大的梁上,被巧匠饰以豪华的雕琢,将天官赐福、丽人佳艳、刀枪人马等嵌入几尺木楹。凝结着后世子孙对先祖的缅怀思念和众志成城决心的舞台,在一片鼓乐声中又被重新竖起,终于告别了以往的无知和对祖宗建筑的不敬,然而,只可惜往日的伤痕实在太重太重,只留下一段让人无法读透的段落。
贪婪地观赏着这两座美轮美奂的古戏台和部分残破的构件,敬畏和伤感使人陷入深深地沉思,戏台还是这座戏台,祠堂也还是这座祠堂,只是事过时迁,岁月的磨痕已无情地印在了这个老人的额间,朽烂的梁枋,仿佛一声咳嗽就能让整个屋架塌陷下来。隔窗照例有漂亮的花格,但时间已将它们篡改成一堆费解的符号。骨架松散的老祠堂,在徽州各地几乎随处可见,也许,现存的老祠堂本身就是被历史岁月所蒸发之后留下的精髓,也许,还必将于某一时刻化为尘埃,也许……
在村中一户人的家里,仍然保留着一套具有典型徽派特点的古式家具,家具保存得还算完整,也很精美,有橱柜、八仙桌、靠椅、方凳和长凳等。听主人说。它们的摆放在过去是很有讲究的,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有些与众不同。椅子是摆在上厅的,供长辈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坐,称为“上座”,方凳和长凳则把摆放在八仙桌的下方和左右两侧,人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入座,是马虎不得的,由此令人不禁恍然大悟,原来凳子本身就是地位的象征。
磻溪的过去虽然让人留恋,但磻溪人更憧憬着的未来,磻溪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就像原先的小木桥已被冰冷厚实的混凝土桥所代替,进村的羊肠小道也已换成了宽敞硬化的水泥路。相信,古代磻溪所留下的每一个细节,都将会被纳入磻溪人生活的主题下得以延续,使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出无限的灵性。(陈良政 汪根养)
其实不然,磻溪不仅风光绮丽,而且极具深邃的文化底蕴。
磻溪古称“竹源磻村”,现名“磻村”。地处皖赣边境的崇山峻岭之间,属祁门县闪里镇辖区范围。磻溪陈氏与坑口陈氏同宗,其祖序公号“彦文”,唐时官至户部侍郎,因黄巢之乱,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十月初三日奉敕封天下兵马副元帅,统人马180万,与长子广、次子度随征到歙州篁墩,巢败复追到饶郡浮梁北隅盐仓岭,后战死,被封为忠烈侯。其后人京公由浮北迁祁西竹源,见“山水幽幽,木石清奇”,就在此定居,因此祁西成为“竹源派”。到了十八世祖亨龙之子次五、次六公时,又见磻溪“其山巍巍,其水清清,气势雄阔”,就同居一村,他们的子孙也就在此繁衍至今。
磻溪,自然没有高层的建筑,更看不见摩天楼群,唯有的便是那些敦厚的民居,它被隐藏在一条条窄巷里。没有路标指路,一般外人是难以在迷宫似的巷道中找到出口的。在村子下首有座祠堂,它并不算大,也没有恢弘的气势,村人将其美名曰“敦典堂”,取“敦典庸礼”之意,于清咸丰年间为次六公而建。祠堂虽小,名气却大,大得几乎成为人们从千里万里之外寻找这个群山里的小村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也十分简单,就只因为祠堂中有座精美的古戏台。这座古戏台坐南朝北,有门楼、戏台、廊庑和祠堂内享、寝楼组成,总建筑面积不过一个篮球场那样大,戏台、天井和两侧廊庑占据其前间。据老人说:原有观戏楼是在一个夜深人静之时被雷击所毁,到了民国时候就复原成了现在这个模样。戏台的台面是用活动的短柱支撑的,可以拆卸,台正中顶部有一个穹形藻井,据说是在演出时可以产生共鸣,达到扩音效果,古人的聪颖实为发挥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一些精致的木雕布满其间,其中的“五福捧寿”、“八仙过海”、“龙腾虎跃”等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整个戏台布局给人的感觉就是紧凑而又朴素,简洁而有变化、灵活而又不失工整,堪称古戏台建筑艺术之典范。
在村中上首,另有一祠曰“嘉会堂”,为次五公而建,亦为清咸丰年间所建,其中也设有戏台,戏台藻井至今仍是清晰,一层一层地往内收敛,然后向外翻卷,硕大的梁上,被巧匠饰以豪华的雕琢,将天官赐福、丽人佳艳、刀枪人马等嵌入几尺木楹。凝结着后世子孙对先祖的缅怀思念和众志成城决心的舞台,在一片鼓乐声中又被重新竖起,终于告别了以往的无知和对祖宗建筑的不敬,然而,只可惜往日的伤痕实在太重太重,只留下一段让人无法读透的段落。
贪婪地观赏着这两座美轮美奂的古戏台和部分残破的构件,敬畏和伤感使人陷入深深地沉思,戏台还是这座戏台,祠堂也还是这座祠堂,只是事过时迁,岁月的磨痕已无情地印在了这个老人的额间,朽烂的梁枋,仿佛一声咳嗽就能让整个屋架塌陷下来。隔窗照例有漂亮的花格,但时间已将它们篡改成一堆费解的符号。骨架松散的老祠堂,在徽州各地几乎随处可见,也许,现存的老祠堂本身就是被历史岁月所蒸发之后留下的精髓,也许,还必将于某一时刻化为尘埃,也许……
在村中一户人的家里,仍然保留着一套具有典型徽派特点的古式家具,家具保存得还算完整,也很精美,有橱柜、八仙桌、靠椅、方凳和长凳等。听主人说。它们的摆放在过去是很有讲究的,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有些与众不同。椅子是摆在上厅的,供长辈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坐,称为“上座”,方凳和长凳则把摆放在八仙桌的下方和左右两侧,人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入座,是马虎不得的,由此令人不禁恍然大悟,原来凳子本身就是地位的象征。
磻溪的过去虽然让人留恋,但磻溪人更憧憬着的未来,磻溪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就像原先的小木桥已被冰冷厚实的混凝土桥所代替,进村的羊肠小道也已换成了宽敞硬化的水泥路。相信,古代磻溪所留下的每一个细节,都将会被纳入磻溪人生活的主题下得以延续,使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出无限的灵性。(陈良政 汪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