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岗村座落在向阳岭集镇,南临龙湖,北靠宿复交通干线,西北与毛坝、五里相邻,面积9.7平方公里。全村有28个村民小组,827户,3386人,耕地面积3193.4亩,其中水田2078亩,旱地1115.4亩。山场650亩。
平岗村属于丘陵地带,盛产水稻、棉花、小麦、花生、芝麻等农产品。
平岗村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有2处名胜古迹,那就是“报恩寺”和“汪洋庙”。“汪洋庙”始建于元朝;“报恩寺”据传始建于唐朝贞观12年,气势恢宏壮观,香火鼎盛。这两所寺院分别于公元1967、1958年被毁,又于1993、1995年经县宗教科批准重建。特别是报恩寺,建筑古朴典雅,造型精美,“清明节”前后,前往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平岗村人杰地灵,60年代曾出现了一位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柴留执。
平岗村的经济发展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立足农业,1995年逐组完善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种好水稻、棉花,提供农技咨询服务,做到优质高产,注重经济效益;扶持个体企业,办好窑厂、预制厂、煤球厂,大力开发粘士资源和人力资源;提倡年轻人和能工巧匠外出务工,扩大经济资源范围,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达1100多人,务工收入已成为本村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
1998年春,集资14万元修建了向坪、村部两条村级公路。
1998年8月,投资11万元,兴建了竹峦、花屋两所小学,现在全村适龄儿童100%入学。全村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9人,有大中专毕业和大中专就读生共130人。
2000年秋,集资10万元,争取国家投资40万元,用4个月时间,对全村供电设施进行了整改。现在供电正常安全,大部分村民们购置了电冰箱、大型彩电,部分家庭还安装了空调。
全村已安装固定电话410部,移动电话207部。
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已有79%的村民住进了新居,人均住房面积达48平方米。年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全部解决了温饱,约有10%的家庭达到了小康水平。
平岗村变化的标志性工程——移民建镇工程。2002年10月,平岗村依靠国家政策优势,投资42万元,搬迁居民68户,于年底开通了长320米,宽28米的龙湖路中段街道。
2002年11月,又投资19万元,在街道中段建成了6间两层的村委会办公大楼。改革开放中的平岗村,前程将会更加灿烂美好!
2011年标准化的平岗村村部建设完成,全村建立了村民活动休闲中心。
平岗村附近有石莲洞、小孤山、九井沟旅游景区、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廖河戏台等旅游景点。有黄湖大闸蟹、宿松香芽、皖蜀春酒、柳溪玉叶、宿松蕨菜等特产。
平岗村属于丘陵地带,盛产水稻、棉花、小麦、花生、芝麻等农产品。
平岗村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有2处名胜古迹,那就是“报恩寺”和“汪洋庙”。“汪洋庙”始建于元朝;“报恩寺”据传始建于唐朝贞观12年,气势恢宏壮观,香火鼎盛。这两所寺院分别于公元1967、1958年被毁,又于1993、1995年经县宗教科批准重建。特别是报恩寺,建筑古朴典雅,造型精美,“清明节”前后,前往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平岗村人杰地灵,60年代曾出现了一位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柴留执。
平岗村的经济发展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立足农业,1995年逐组完善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种好水稻、棉花,提供农技咨询服务,做到优质高产,注重经济效益;扶持个体企业,办好窑厂、预制厂、煤球厂,大力开发粘士资源和人力资源;提倡年轻人和能工巧匠外出务工,扩大经济资源范围,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达1100多人,务工收入已成为本村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
1998年春,集资14万元修建了向坪、村部两条村级公路。
1998年8月,投资11万元,兴建了竹峦、花屋两所小学,现在全村适龄儿童100%入学。全村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9人,有大中专毕业和大中专就读生共130人。
2000年秋,集资10万元,争取国家投资40万元,用4个月时间,对全村供电设施进行了整改。现在供电正常安全,大部分村民们购置了电冰箱、大型彩电,部分家庭还安装了空调。
全村已安装固定电话410部,移动电话207部。
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已有79%的村民住进了新居,人均住房面积达48平方米。年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全部解决了温饱,约有10%的家庭达到了小康水平。
平岗村变化的标志性工程——移民建镇工程。2002年10月,平岗村依靠国家政策优势,投资42万元,搬迁居民68户,于年底开通了长320米,宽28米的龙湖路中段街道。
2002年11月,又投资19万元,在街道中段建成了6间两层的村委会办公大楼。改革开放中的平岗村,前程将会更加灿烂美好!
2011年标准化的平岗村村部建设完成,全村建立了村民活动休闲中心。
平岗村附近有石莲洞、小孤山、九井沟旅游景区、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廖河戏台等旅游景点。有黄湖大闸蟹、宿松香芽、皖蜀春酒、柳溪玉叶、宿松蕨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