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村由原董山村和茯苓村合并而成,因境内茯苓畈而得名,自古以来是宿松粮仓之一。全村国土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83.33亩,山场150亩。辖40个村民小组,共897户,3860人。其中男女劳动力人数2470人,各类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120人,五保对象41人,农村低保户48户,留守老人和儿童850人。
茯苓村是全省最早的“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关怀支持下,茯苓村支村两委结合本地实际,着眼长远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努力解决当前农村突出问题,茯苓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通过“村村通”工程,结合“一事一议”农村公益事业国家财政奖补,茯苓村修建了贯穿全村,以沿河路、中心路和横一路为主的交通网络,水泥路面硬化总长12公里以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茯苓畈区水系和耕地实施改造,优化了水利排灌条件,为农业合作化经营打下基础;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村80%以上群众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农村电网改造,有线电视入户等全村覆盖。
茯苓村支村两委在努力改善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三清五改”工作制度化,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利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强,2009年茯苓村被评为全省生态示范村。
茯苓村主导产业为水稻种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大棚蔬菜种植,林下生态养鸡均已出具规模。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村农业经营收入逐年提高。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500人以上,劳务收入占家庭收入85%以上,涌现了一大批务工能人,人脉资源丰富,村民回乡创业愿望迫切。全村人均收入4600元。
茯苓村文、教、卫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前列。拥有设施完善的村级完小一座,在校小学生200余人,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率先在全镇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新建了茯苓村农村合作医疗室,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把农家书屋作为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现有图书2000余册。计生婚育新风深入民心,群众生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1%。
茯苓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和巩固。茯苓村现有农村党员79名,党总支成员3人,下辖两个支部。村委会成员3人,总支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村级各项制度完善,成立了茯苓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实现阳光村务管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村级警务室,村级调解等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加强组织学习,培养了一大批觉悟高,能干的农村优秀青年充实基层党组织,为茯苓村发展增添活力。
茯苓村支村两委秉承“以人为本、富民强村”的发展理念,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快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是今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结合二郎镇集镇规划,茯苓村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现有房屋老化,拥挤不堪,结构严重不合理,缺少党员活动中心,制约了党员活动的开展,随着二郎集镇开发,村部搬迁迫在眉睫,支村两委深入调研,一致通过村部建设规划,建设一流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并积极筹措资金,把规划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群众。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发挥效益,对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加固和修缮也是一项重大难题。
2021年1月1日,茯苓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茯苓村附近有石莲洞、白崖寨、小孤山、九井沟旅游景区、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有黄湖大闸蟹、宿松香芽、皖蜀春酒、柳溪玉叶、宿松蕨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