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铺村位于沙河乡北部,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这几年,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园,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现人均纯收入达到4950余元,电视、电话拥有率已达到95%,村通电率达100%。另外,有序的劳务输出,也为该村每年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由于村民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食用菌、经济林等一批新产业正蓬勃发展。
该行政村隶属金寨县沙河乡,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距沙河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金寨县城80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12户,有乡村人口1584人,劳动力8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80人。
全村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海拔60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21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319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21000亩。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近年来,村支两委大力引进食用菌、天麻等特色农业作为该村第二产业,2010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4950余元。
目前,该村正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村领导班子带领群众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打生态牌、走致富路、调优结构闯市场;建中心村,兴二、三产业,科学发展奔小康”、“三治五改”(治脏、治污、治乱、改路、改水、改房、改圈、改厕)的工作思路,实现“六化”目标(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家居美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迈进。坚持面向市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依托“天下灵芝第一乡”的名誉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走致富之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村级科技文化室建设为突破口,以香铺村张岗小街建设为龙头,带动老村庄改造新村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一年打基础,二年有变化,三年变新颜”。
不等、不靠、不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新思路。在香铺村的修路大军中,你总能看到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已成为这支筑路队伍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新农村建设规模日益壮大,香铺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香铺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香铺村附近有天堂寨景区、金寨红军广场景区、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响洪甸水库、大别山玉博园等旅游景点。
该行政村隶属金寨县沙河乡,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距沙河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金寨县城80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12户,有乡村人口1584人,劳动力8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80人。
全村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海拔60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21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319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21000亩。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近年来,村支两委大力引进食用菌、天麻等特色农业作为该村第二产业,2010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4950余元。
目前,该村正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村领导班子带领群众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打生态牌、走致富路、调优结构闯市场;建中心村,兴二、三产业,科学发展奔小康”、“三治五改”(治脏、治污、治乱、改路、改水、改房、改圈、改厕)的工作思路,实现“六化”目标(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家居美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迈进。坚持面向市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依托“天下灵芝第一乡”的名誉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走致富之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村级科技文化室建设为突破口,以香铺村张岗小街建设为龙头,带动老村庄改造新村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一年打基础,二年有变化,三年变新颜”。
不等、不靠、不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新思路。在香铺村的修路大军中,你总能看到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已成为这支筑路队伍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新农村建设规模日益壮大,香铺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香铺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香铺村附近有天堂寨景区、金寨红军广场景区、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响洪甸水库、大别山玉博园等旅游景点。